地方高校彰显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全国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基本完成并实施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针对一大批原行业高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探讨具有服务行业和地方双重功能高校所面临的多方面的矛盾、困难和冲突等共同问题,并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初步构想。现已开展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较多地集中于重点大学和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大学,对划转地方的行业特色高校关注较少,现有的关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一般不够系统,也不够理论化,还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对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系统性体现不够,往往只触及了培养过程中的某一两个方面或某个浅层次,离含义完整的培养模式尚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也正处于探索之中。目前,划转地方的行业高校已经意识并体会到:必须认真调研和科学分析,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适应性。那么,如何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充分考虑到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点、办学资源、社会需求、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等的情况下,探索出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的新路子,这也就是促使我们寻求适应大众化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 本研究以划转地方的行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对行业高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力图在经验总结、事实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普遍性和特殊问题的探讨,得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提炼出划转地方的行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内涵及其实施依据,得出一些理论化的成果,从而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并为划转地方的行业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指导和较为明晰的操作思路。
其他文献
公元17世纪初,天主教耶稣会和卡普清修会的传教士先后进入卫藏进行传教活动,但遭到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反对迫使传教活动被终止。  在无法实现西藏腹心地带进行传教后,传教士另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对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进行分析,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京津冀协同立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及其相关部门也一直致力于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工作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生社
税务行政诉讼是纳税人基于税收行政机关的不合理征税行为向法院提起的一种特殊行政诉讼;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纳税人的根本权利,及时纠正和制止征税机关在征税过程中的不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