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汽车跨国集团通过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甚至构成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极大威胁。本文基于跨国公司控制国际合资企业相关理论的前期研究,以现代企业理论中的控制权理论为指导,对合资企业所有权、治理结构、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控制效率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混合博弈思想,对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控制、知识控制原理及技术转移可行集进行了研究,并对股权、组织、知识控制方式中的控制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分析的结果表明:(1) 跨国公司对国际合资企业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且可以实现合资企业价值的最大化。(2) 在没有股权限制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凭借其所有的优势资源,倾向于获得合资企业中的多数股权。(3) 合资期限越长,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平均水平越高;在对合资企业一定的稳定性预期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可行集由IJV的技术转移受益系数、合资伙伴的技术转移受益系数共同决定。论文结合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实际,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整车)合资企业中的控制方式、机制与总控制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知识控制是跨国公司控制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主要方式。(2)在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对品牌、技术、营销渠道、采购渠道、总经理职位、企业哲学等方面的机制来实施其控制。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1)运用博弈论思想构建了合资企业中的股权决策模型和技术转移可行集,解释了跨国公司获取股权优势地位的原因、动机以及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2)关注了跨国公司在不同产业领域中控制方式、控制机制的差异,并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整车)合资企业中的主要控制机制进行了识别。论文对于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汽车产业政策的制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