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国本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尤其对于区域社会研究和地方历史脉络的梳理,对于深刻理解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方社会内部之间的关系,地方志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地方绅士势力崛起迅速,在地方事务的处理和抉择上展现出越来越多的话语诉求,地方志的纂修成为官绅竞相染指争夺的文本阵地。可以见知,方志纂修背后隐含着某种权力、观念及构建的成分,是地方社会变迁及功能整合的缩影。本文主要以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江西地方志纂修为切入点,主要关注方志纂修的概况、特点、组织、经费等内容,多维度地审视地方绅士在方志纂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这一文化活动的政治社会背景,进而突出方志纂修为地方形象构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