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的支撑,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泰安市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失地农民问题已经不再是农民的个体风险问题,而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农民群体风险,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失地农民问题解决不当必将阻碍城市化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保障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和健全征地制度,如何系统地制定失地农民的具体的保障制度和政策,解决失地人员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现行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探讨和泰安市城乡结合部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征地中存在大量的征地运作不规范、强迁、圈地运动、变相征地现象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本身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直接导致政府“低征高卖”,使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受损。(2)目前在失地农民中存在着安置问题、生活问题、社会保险问题、集体资产分配问题、教育和培训问题、管理问题、心理问题和特殊人群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土地对于农民的社会作用(生活保障、就业岗位、财产和财产权利、以及农民的待遇)。(3)可持续生计视野下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要以提供公平合理的经济补偿为前提,以提供舒适稳定的住房为基础,以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具有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互助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根本。(4)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通过保障机制设立就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的一切问题。由于历史造成的农民积弱性和整个农村整体的弱质性,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有相当大的难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长时间的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