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机理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平煎对T2DM大鼠的防治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及开发新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方法:   ①动物处理分组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70~200g,随机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Regular),喂以基础饲料(总热量6.94j/g)。其余50只喂以高热量饲料(基础饲料加蔗糖、炼猪油和鸡蛋,总热量21.33 j/g),4周后腹腔注射STZ(30mg/kg),6周后选择血糖大于7.8 mmol/L,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者为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糖平煎小剂量组(LTPJ)、糖平煎大剂量组(HTPJ)和二甲双胍组(EJS)。HTPJ组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比20g/kg/d给药,LTPJ组10g/kg/d灌胃,EJS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混悬液(0.15g/kg/d)灌胃,Regular组和Model组每日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上午灌胃一次,连续用药4周。   ②记录治疗前后体重(Weight)的变化。   ③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治疗后血清胰岛素(FINS)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   ④测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   ⑤检测治疗后血流变(BSC)的变化。   ⑥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治疗后血清蛋白质糖化终末产物(AGEs)的变化。   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   结果:   ①Weight Model组大鼠Weight均显著高于Regular组(P<0.01),且各治疗组大鼠Weight均显著低于Model组(P<0.01和0.05);HTPJ组与EJS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LTPJ(P<0.01)。   ②FBG 结果显示,Model组和Regular组比较,FBG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Model组比较FBG显著降低(P<0.01),HTPJ组与EJS组均显著低于LTPJ(P<0.01),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FB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   ③Fins、IAI变化Model组和Regular组比较,Fins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Model组比较Fins数值均显著降低(P<0.01和0.05);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IAI均显著升高(P<0.01和0.05),HTPJ组和EJS组改善最为显著(P<0.01),但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   ④TC、TG Model组和Regular组比较TC、TG均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Model组比较TC、TG数值均显著降低(P<0.01和0.05),HTPJ组改善最为明显(P<0.01),EJS组和LTPJ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⑤BSC Model组大鼠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项指标显著高于Regular组(P<0.01和0.05),各治疗组和Model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和0.05);HTPJ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EJS组和LTPJ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⑥AGEs Model组AGEs含量显著高于Regular 组(P<0.05),各治疗组AGEs与Model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⑦ET变化 Model组ET显著高于Regular组(P<0.01),各治疗组均明显低于Model组(P<0.01),HTPJ组ET显著低于EJS组、LTPJ组(P>0.05)。   结论: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能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调整糖脂代谢紊乱;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能纠正血流变异常;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糖化终末产物水平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糖平煎对肥胖、血糖、血脂、血流变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有良好改善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血清蛋白质糖化终末产物的产生及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可能是本方治T2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主要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竞争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文化成为城市重要的发展资源,城市空间的演进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转向”.通过厘清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资源的概念,归纳出空间、活动、
[背景]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