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思想在山西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20年,耶稣会士艾儒略开始进入山西传播天主教教义。与此同时,身处内陆的山西文人也开始接触这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文化。山西文人对天主教这种异质文化所持有的态度可谓是大相径庭,有人被其深深吸引并最终成为教徒;有人持中立态度,虽不完全相信却也并不排斥;还有人斥之为邪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虽然初入山西的天主教并未取得山西文人的普遍接受,但是这些反应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山西文人与这一异质文化有了初步的接触。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天主教思想必然会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产生冲撞与矛盾,而它必然要做出某种让步,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播下去。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山西文人韩霖身上就很典型地体现出了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他一方面接受了天主教文化中的宽恕精神、“罪”的观念、爱人如己的观念等思想,另一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改造甚至重构了天主教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使之更加容易被自己或是广大民众所接受。《铎书》是韩霖奉绛州知州孙顺命之命,为了演绎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而作,但是天主教徒韩霖却借此机会,将天主教教义暗含其中,完成了一次跨文化的文本阐释。本文即选取《铎书》为例,力图从中窥探韩霖对天主教思想的接受与重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铎书》成书的时代文化背景,对天主教在山西的传播概况、韩霖其人及其著作以及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介绍。第二章分析了《铎书》中天主教文化的直接影响,列举了韩霖《铎书》一书中所体现的宽恕精神和“罪”的观念这样典型的天主教概念以及直接使用《圣经》和天主教传教士著作的地方,以体现韩霖直接受到了天主教文化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韩霖在跨文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天主教文化观念的阐释与误读。具体来讲,跨文化的阐释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天主教化阐释、天主教观念的中国化阐释和回避矛盾三种方式,并在其中窥探融汇耶儒的韩霖思想的矛盾之处。这一章是本篇论文的重点,通过对这三种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发生的碰撞与融合。总之,韩霖有着中国传统文人与早期天主教徒的双重身份,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他思想的独特性则借助《铎书》这一兼具中国官方色彩与天主教色彩的著作体现了出来。正确地认识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融合有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看待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益交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所获资料经过Hotter分析处理系统,由计算机自动进行
欧债危机从2010年爆发以来,导致了欧元大幅贬值。由于蔓延的债务危机、低效的政策协调、投机的资本冲击等原因使欧元贬值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分析欧元贬值对中国经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处在信息时代的企业,因产品质量数据的复杂性,必须采用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质量管理模式。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系统,其关乎
本文着重阐述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首先是优化生产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其次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另外,减少原煤人工成本、强化安全管理、
西方古典灿烂的文明源于古希腊,而发扬光大于古罗马。从西方古典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古罗马广采博收希腊文化因素,在其影响之下适当的发展创造,形成了罗马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的重要文化信息部门,提供对各类资源分类管理、流通、检索等功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复杂化、综合化,需要一套有效的图书
战略是关乎一个企业的重大决策,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并且保持持续生存的能力。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技术创新或运营模式创新,在实际发展中是
试谈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郭丽亚,袁凤芝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其教育任务不同,存在着阶段性。幼儿园为小学作准备,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开始,小学教育是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外语教学的方法,因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为了解决化石燃料所带来的能源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储氢、储锂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受到格外关注。在所有的储能材料中,由于多孔碳材料具有大量纳米孔道,巨大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