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他们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并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史观为无产阶级确立了正确的哲学依据,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运动的最大特色,“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带领人民大众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摆脱剥削和压迫,赋予人民政治、经济自由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让人民自觉的成为社会的主人。同时恩格斯专门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警惕自己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这也是在强调在实现人民利益的同时,要注意对人民权力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运用好执政党手中由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基础,正确处理好党的权力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从新民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历程,从初步认识发展到逐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犯了一些错误,但每一次中国共产党人都能从中吸取教训,提取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