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经历是指在童年期(18岁以前)所遭受的影响到生理或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良好与不良经历,包括躯体的、情感的、精神的或家庭社会环境带来的深刻体验。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访谈研究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童年经历问卷的结构框架,编制了童年经历问卷,并对问卷的题项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等统计分析。通过自编的童年经历问卷与现有的竞争态度量表、人际信任量表来考察645名成年人被试的童年经历、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水平的现状以及探讨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并采取独裁者博弈的实验范式,探讨对160名被试进行竞争关系中信任受损后的信任修复问题,深入发掘竞争与信任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自编的童年经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数量和同伴友谊共九个维度,经统计分析,该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童年经历的研究工具。(2)645名被试总体童年经历良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童年经历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性与女性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在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年龄上,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性侵犯、家庭暴力、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婚姻状况上,未婚、已婚及单身(离异或丧偶)人士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上,公司职员的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得分显著高于学生,学生的关爱、同伴友谊、童年经历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公司职员。(3)645名被试总体竞争态度处于中等水平。竞争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职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性与女性在过度竞争态度、良性竞争态度与竞争态度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的竞争态度总分大于非独生子女。在职业上,公务员的良性竞争态度得分、竞争态度总分显著低于公司职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其他职业人员。(4)645名被试总体人际信任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37岁以上人群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低于23~27岁、33~37岁人群。(5)在童年经历总分上,童年经历与良性竞争态度、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与过度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良性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过度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童年经历各维度上,良性竞争态度和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关爱、同伴数量、同伴友谊呈显著的正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家庭暴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呈显著的正相关;竞争态度总分与童年经历总分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6)童年经历对过度竞争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关爱、同伴友谊对良性竞争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过度竞争态度对人际信任有负向预测作用,而良性竞争态度对人际信任有正向预测作用。(7)竞争关系会显著增强竞争态度,有竞争关系会降低人际信任度,信任破损后的修复水平也较低。信任违背会显著增强竞争态度,竞争态度会显著影响信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