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及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植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极具潜力并可广泛应用到土壤、水体及大气污染的环境治理技术。紧随植物修复技术深入研究,植物修复辅助措施成为该技术进入实际修复应用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辅助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对砷超富集植物在砷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密度辅助措施与砷超富集植物收获物后续处理的焚烧条件、焚烧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1)在10cm×10cm、20cm×20cm、10cm×40cm与40cm×40cm 4个种植密度下,利用蜈蚣草对砷污染土壤进行了2年的田间实际修复,得出如下结论:蜈蚣草是一种适宜于密植的草本植物,具有通过提高栽培密度来提高其地上部生物产量的潜力;同时蜈蚣草密植有利于促使其吸收的砷向地上部富集,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综合考虑修复过程中的收获方式、经济成本与可操作性,在4个密度处理中密度20cm×20cm为蜈蚣草的最佳栽培密度。 (2)植物的焚烧热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热解条件的选择将决定试验结果的准确和充分反映样品热解的信息。本文探索研究了砷超富集植物TG-DTA分析中升温速率、热解气氛与停留时间三个热分析条件参数对其热解特征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10℃/min、25℃/min、50℃/min和100℃/min 4个升温速率中,25℃/min升温速率的热分解曲线特征明显,热解集中,所需时间适中,为试验的最佳升温速率;空气与氮气两个气氛条件对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影响明显,与氮气气氛相比,空气气氛显著促进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分解更加完全,热分解特征曲线更明显,为试验适宜选择的热解气氛条件;而试验中不同停留时间处理对少量砷超富集植物样品的热解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在砷超富集植物的热分析研究中宜采用25℃/min升温速率、空气气氛与连续升温的试验条件。 (3)在砷超富集植物焚烧处理前将样品在60℃条件下干燥24小时可以很好的使样品减重并减少样品直接焚烧过程中砷的损失量。砷超富集植物在马弗炉中的焚烧试验,焚烧温度设定为100、200、300、400、500、600、700和800℃共8个处理。随着焚烧温度处理由100℃上升到800℃,样品重量减少比例由3.1%上升到92.5%;同时砷的损失也增加明显,由2.6%上升到23.9%。表明砷超富集植物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