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实现手段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为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财务信息。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己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构筑了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平台,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从此走向国际趋同下的充实与完善阶段。回顾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且主要体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上,这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充分趋同。会计准则的趋同包括“形式上的趋同”和“实质上的趋同”,所谓“形式上的趋同”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的趋同,而“实质上的趋同”是指会计准则执行的趋同,即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趋同。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充分实现了形式上的趋同,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实质上的趋同呢?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去完善这些因素,以使现行会计准则达到实质性趋同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局部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1979年至1992年)2.广泛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1992年至1997年)3.与国际惯例充分协调的阶段(1997年至2006年)4.加速与国际惯例趋同的阶段(2006年至今),这样便对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对B股市场的基本情况和特殊性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为下文的实证研究作铺垫;其次,从财务报表数据差异和会计信息含量差异两个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效果进行研究,在财务报表数据差异实证研究中,分别研究了深市和沪市的区别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投资者主体差异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审计人员的差异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含量差异实证研究中,分别采用报酬模型和价格模型对会计准则的有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以国内准则编制的会计盈余与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盈余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类型由以前的高估逐渐转向低估的趋势。2.尽管我们在准则制定方面己经越来越接近国际准则,但是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信息并不比按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多地依赖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信息,而不是经过国际会计准则调整过后的信息,说明会计准则形式上的协调并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达不到实质上的协调;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的结论,分析了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除了准则本身之外,主要是市场和执行机制缺乏效率。如:投资主体(即公司治理机制)、审计人员(即审计市场)、证券交易所(外部市场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实现手段: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2005年4月29日我国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权的“全流通”,避免了“一股独大”带来的弊端,但这并不能说明全流通能改善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效率。首先,全流通将导致股权高度分散,“内部人控制”现象将更加突出;其次,大小股东利益之争依然存在;三是股权激励并非完美,代理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对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措施入手:(1)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公司内部治理;(2)实行股票期股薪酬制度,构建有效激励机制;(3)完善股东诉讼制度,强化赔偿和惩罚机制;(4)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2.积极培育和严格规范审计市场。我们认为,在未来证券审计市场的政策制定和监管过程中,应继续强调对各个市场主体的平衡监管,加大对典型恶性案件的检查惩处力度,适当调整监管重点(例如加强对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抽样核查工作)。3.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和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管体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和完善监管主体建设;(2)突出监管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3)做好会计监管立法工作。4.提高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5.推进会计法制建设,解决好会计准则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6.加强会计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最新的数据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状况,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找出影响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与以往的规范研究相比,更有说服力。2.思路新颖。由于时间和数据资料的限制,无法通过对现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找出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但是,影响准则国际协调(或趋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会计标准下却是大同小异。于是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前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效果,进而找出影响协调效果的环境(非准则本身)因素,以便对现行会计准则更好的与国际趋同提出一些建议。3.对如何实现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提出了详细、新颖的建议。特别是针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股票期股薪酬制度;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正>在俄罗斯人复杂、矛盾的民族性格中,迷信是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在古代,受生活环境以及宗教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迷信的说法。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说法依然在
足球运动员转会协议是我国足球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合同类型,运动员的每一次转会行为都需要以转会协议的形式加以确定。然而,作为这样一种具有极强行业特殊性的协议类型,我国学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市场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迎来一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的高峰,由于长输管道建设项目风险巨大,因此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显得非常突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我国资本市场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市场用二百多年走过的道路,其过程不可谓不短暂。随着一系列监管法规、市场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近年来股权分置
<正>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是很常见的,仅美国每年就有5000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对胆道残余结石的传统疗法是再次手术取石。由于既往的胆道手术使胆道的局部解剖变得很复
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然而与此同时,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大量回流产品,经济建设对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
<正>笔者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产后经络空虚、气血两虚、风寒外袭而导致的全身肌肉疼痛、胁痛、腰痛等疾患略有心得。自拟益气生血补肾汤临床随症加减,疗效颇佳,现介绍如
企业信息移动平台的核心是如何设计系统的元数据结构和操作结构,以达到广泛适用于企业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数据移动化和移动用户信息定制个性化的要求.本文在概
自主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理论,获得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