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安脑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铁离子含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逐瘀安脑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铁离子含量的影响,分析其抗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逐瘀安脑颗粒组和尼莫地平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逐瘀安脑颗粒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只。每个组再分成6h、1d、3d和7d四个时间小组,每个时间小组10只大鼠。其中假手术组不进行造模;逐瘀安脑颗粒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自体半凝血定向注入法制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6h予相应药物灌胃一次,以后每天灌胃一次,直到相应时点。按体表面积与剂量换算法计算出大鼠的给药剂量,逐瘀安脑颗粒组每次每只2g/100g体重,尼莫地平组每次每只12mg/100g体重。各组在造模后按照Longa的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1~3分的大鼠入选本实验,不够标准者抛弃,重新制模补充入组。四个时间小组在各自对应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取脑组织分别测脑含水量和铁离子含量。  结果:1.实验结果显示,逐瘀安脑颗粒组与尼莫地平组动物清醒后即有明显的偏瘫体征,表现为提尾后左前肢屈曲、动物向左转圈、向左侧倾倒等,术后6h神经功能缺损明显,1d达到高峰,3d后偏瘫体征改善,逐瘀安脑颗粒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虽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尼莫地平组6h后脑含水量增加(P<0.05),1d后明显增加(P<0.01),3d时达到高峰,7d后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逐瘀安脑颗粒组脑含水量比尼莫地平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3.与假手术组相比,尼莫地平组6h后脑组织铁离子含量增加(P<0.05),1d后明显增加(P<0.01),3d时达到高峰,7d后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出血6h、1d时,逐瘀安脑颗粒组与尼莫地平组大鼠脑组织铁离子含量无明显差异,在3d和7d时间点上,逐瘀安脑颗粒组脑组织铁离子含量比尼莫地平组明显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逐瘀安脑颗粒能减少脑出血大鼠出血后脑组织的含水量,并能降低脑组织铁离子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铁离子含量而减轻脑水肿,从而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组织形态学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对两者之间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认识ONFH的发病机理及其与激素和酒精不同致病原因的关系,对探索该病的
目的: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选择试验条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通过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好的或满意的试验条件,适用于多因素、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