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高眼压形成的关系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细胞是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EGF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EGF对小梁网细胞表达EGFR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POAG小梁网细胞的体外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等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POAG小梁网细胞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细胞鉴定。采用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的POAG小梁网细胞是否表达EGF及EGFR;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第5代小梁网细胞经EGF终浓度分别为0ng/ml(对照组),5ng/ml,10ng/ml,20ng/ml,50ng/ml和100ng/ml的DMEM/F12处理48小时后小梁网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小梁网细胞经EGF终浓度为0ng/ml,50ng/ml的DMEM/F12处理48小时后小梁网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1.组织块培养10天左右可见细胞从其边缘向外生长,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明其为POAG小梁网细胞。2.ELISA检测结果显示小梁网细胞表达EGF和EGFR,其ELISA检测的吸光度值(OD值)分别为0.13、0.33,计算出POAG小梁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及EGFR的表达量分别为1.25ng/ml、0.89ng/ml。3.运用CCK-8法对经EGF终浓度为0g/ml,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的DMEM/F12处理的实验组细胞进行检测,其吸光度值(OD)分别为(0.75±0.05),(0.80±0.07),(0.84±0.05),(0.89±0.02),(0.77±0.04),与对照组(0.66±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经EGF终浓度为0 ng/ml(对照组),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的DMEM/F12处理48h的细胞进行检测,小梁网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14±0.44)%,(14.22±0.18)%,(10.90±0.49)%,(5.98±0.14)%,(5.58±0.21)%,(9.93±0.17)%,各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凋亡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EGF终浓度为50ng/m的DMEM/F12处理的细胞EGFR的表达量的OD值为(0.20±0.01),与阴性对照组的OD值(0.17±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掌握POAG小梁网细胞的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其生长特点、超微结构,能够成功地进行POAG小梁网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2.体外培养的POAG小梁网细胞上清液中表达EGF及EGFR。3.EGF能促进小梁网细胞的增殖,减缓其凋亡,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4.EGF能够促进小梁网细胞表达EGFR。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并发的糖尿病心肌病(
研究目的探究miRNA-451对RF/6A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利用
本文讨论了组合连杆仿形机构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计算,并指出了该机构的优点。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nk pro
研究目的:  1.利用 SNP全基因组芯片( SNP-array)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DNA拷贝数的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和单
第一部分2007-2008年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毒谱调查目的:了解2007-2008年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儿童常
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协同入侵检测 ,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协同入侵规则生成算法 ,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技术 ,可以有效的检测协同入侵 ,同时还具有对未知协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