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最具现代化代表性的区域,于2004年率先通过了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市级评估。其教育现代化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教育思想现代化为先导,二是以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为标志,三是以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为核心,四是以办学条件现代化为突破口,五是以师资队伍现代化为重点,六是以教育管理现代化为保证。本论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初级中学体育课(即体育与健康课,以下简称体健课)教学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与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初级中学体健课教学现状,总结发展特色及现实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显示:(1)在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苏州工业园区初级中学设有完善的学校体育工作组织机构,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度比较高,能很好地落实文件的内容,为该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新颖,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3)体健课的开设情况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4)苏州工业园区以“一校一品”的特色发展目标,各学校体健课的教学内容广泛,且均有特色项目;(5)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丰富多彩;(6)学生自我感觉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较明显提高;(7)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缺少高学历人才;职称结构以初、中级为主,缺少高级职称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科研与培训进修方面表现比较积极;(8)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完善,体育经费完全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需求。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的发展对策主要有:(1)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促使工作更加细致化;(2)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突出“一校一品”特色;(3)在课外活动中大胆尝试新颖的体育活动,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4)在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中,要重视学生对其评价的必要性;(5)加快建设园区公平、优质、高效的基础体育教育体系,加强各学校体育教研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科研活动;(6)设置家庭运动会,鼓励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参与;(7)建设完善开放的、相互沟通的基础体育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名校长、名教师,带动和促进周边地区体育教学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