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时的肝性炎症及Foxo基因表达的意义初探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脏对慢性损伤的“愈合反应”,表现为肝脏炎症细胞浸润、肝内胶原纤维异常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组织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都已证明,持续炎症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纤维化的必经途径。因此探讨肝纤维化时的肝性炎症对深入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用于肝纤维化研究的动物模型有:中毒性肝损伤模型、胆汁性肝损伤模型、免疫性肝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等,本研究则选用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等特点,成为研究中十分常用的实验模型。在小鼠体内行胆总管结扎术后,引起肝内胆汁淤积(intrahaptic cholestasis,IC),肝细胞受到胆汁刺激,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使炎症细胞等聚集到肝脏炎症部位,进而出现肝细胞凋亡、坏死,反复与持续肝坏死与炎症细胞浸润就形成了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在本课题中,通过胆总管结扎术成功建立并评价了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此为体内模型研究了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肝性炎症。本实验选用与炎症相关的MCP-1、ICAM-1和MPO作为评价肝性炎症浸润的指标,观察肝性炎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肝脏组织MCP-1,ICAM-1和M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肝功能受损。Fox(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基因家族是2000年才统一命名的功能多样的“翼螺旋”转录因子,该家族成员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Forkhead结构域,具有DNA结合、转录活化和转录抑制等功能,但不同亚类的调节功能有很大差异。Fox蛋白家族成员主要通过参与转录调控和信号转导途径广泛调节各种生命活动。已有研究证明Foxj1、Foxd1、Foxp3、Foxo基因参与免疫自稳和炎症调节,其中Foxo在炎症相关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录因子Foxo家族成员包括Foxo1、Foxo4、Foxo3a、Foxo6等,它们主要功能包括调节炎症相关细胞的平衡,通过多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等免疫相关调节,还在物质代谢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提示:Foxo基因可能通过参与炎症应答,在调控肝性炎症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课题中我们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了Foxo基因家族成员在肝性炎症进程中各时间点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鼠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至14天,肝组织中Foxo1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炎症指标ICAM-1表达变化呈一定相似性; Foxo4和Foxo6的表达变化非常相似,即在小鼠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3天,肝组织中Foxo4和Foxo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以上结果首次提示:Foxo基因极有可能参与肝性炎症的进程,在调控肝纤维化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ckel-titanium Shape Memory Alloy,NT-SMA)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已在骨固定、血管和气管支架等方面得到广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生殖道感染、羊水量异常、孕期吸烟、孕期焦虑、早产史、流产史、瘢痕子宫、阴道流血与早产发生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这些危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临床特点、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耐药特点与血清型分布情况,为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