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儿童视角下的种植故事是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科学观察、表达想法的儿童特征语言,是指幼儿基于自己的立场与视角用绘画及其它符号记录自己在种植活动中发生的事件并与同伴进行分享的从而获得有益经验的活动,包括事件记录、讲解分享、经验习得三个方面。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思路,首先,通过与A幼儿园X中班的老师建立合作关系,以班级参与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儿童视角下的种植故事是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科学观察、表达想法的儿童特征语言,是指幼儿基于自己的立场与视角用绘画及其它符号记录自己在种植活动中发生的事件并与同伴进行分享的从而获得有益经验的活动,包括事件记录、讲解分享、经验习得三个方面。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思路,首先,通过与A幼儿园X中班的老师建立合作关系,以班级参与种植活动的23名幼儿为研究对象,结合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经过研究发现在种植活动中开展儿童视角下的种植故事存在问题,如幼儿缺乏持续性记录、种植故事分享中由教师主导、幼儿在种植故事中经验分享较为零散等。其次,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在“计划—实施—反思—再实施”的螺旋式推进过程中,围绕种植活动中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在实践中厘清儿童视角下幼儿种植故事中事件记录、讲解分享、经验习得等三个维度的实施路径,并解决种植故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收集幼儿的种植故事绘画作品120幅,采用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分析方式,对幼儿种植故事进行作品分析,试图探寻幼儿对种植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种植故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分析发现,幼儿最喜欢的种植场地是户外自然环境,最乐于参与种植管理环节,但是种植活动中的合作意识还需要加强、幼儿使用工具能全方位地参与植物的生长历程及幼儿在种植活动中能获得综合性经验。本研究结论如下,儿童视角下种植故事能解读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助于幼儿构建植物生长的基本经验;能激发幼儿持续观察记录的兴趣;能提高幼儿的前阅读与前书写能力;为幼儿搭建倾听与交流的平台;教师能从种植故事中捕捉教育契机,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等。基于行动研究对儿童视角下种植故事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1.放手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自由;2.鼓励并尊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关注幼儿经验的持续发展;3.转变教师观念,正确认识儿童视角下的种植故事;4.构建“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师幼关系;5.采用多种形式与途径,引导幼儿记录种植故事;6.提供种植故事记录与分享的支持性环境。
其他文献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的普通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已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需提高混凝土管桩强度。基于具体工程实例,就福建省发布的T13/FJECSA003—2019《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附录F中所纳入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更高的两种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UHC(C105,C125)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这两种新桩型可以有效满足高承载能力预制桩型的需求。
为了应对不断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经济形式的巨大变化,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回流政策以及警惕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最佳路径。而目前,我国产业链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产业基础薄弱导致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高端化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部分产业链自主可控能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始终奉行的教育理念,也是陶行知思想的核心。幼儿园的许多教育活动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田园种植。在生活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融入生活,不仅符合幼儿园课程目标,更是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践行。本文以“生活即教育”理念为背景,探讨了幼儿园田园种植课程资源的配置。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濮阳市眼科医院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眼),年龄11-17岁,近视-6.00~-8.00 D,通过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配戴框架眼镜矫治近视,记录戴镜前和戴镜后3mon裸眼视力、立体视锐度、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的裸眼视力为0.06±0
铁路物流园作为全国物流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对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满足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针对长沙铁路物流园布局存在的问题,应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园区物流量并计算园区各功能区规模,采用SLP方法对各个功能区进行综合关系分析,通过Tompkins关系表得出功能区布局图,对铁路物流园区进行布局优化。结合“景观外观美学”、“生态自然”和“人类行为和景观”三元论的景观设计思想,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