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如何振兴?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应因地制宜。在2018年3月8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部分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认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乡村振兴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正确引导和帮助农民安全、顺利进入市场。”因此,有必要对当下农民组织化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供实际工作者进行参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将转型为工人,与这一过程同时进行的是,农村的主要经营模式将由小农经济变为以现代企业为经济实体的产业经济。农民组织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维度的组织化,其中经济组织化是农民组织化的关键,影响着另外三个维度的组织化。学者进行农民组织化研究多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不足。因此,有必要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以期用理论指导实践。为了对当下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所面对的困境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村集体主义经济典型河南南街村以及非典型区域河北W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访谈。当下我国农民组织化面对诸多困难: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干部治村权威丧失,农民集体观念淡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匮乏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农民组织化的前提是优化劳动力配置,主要是鼓励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回流,其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二、发展村民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是农民组织化的经济基础。三、重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是农民组织化的政治保障。四、凝聚集体观念等乡风文明建设措施为农民组织化提供思想支持。五、培育自治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体系,是农民组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以上对策的统筹配合使用有利于农村问题的综合解决。
其他文献
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维系公序良俗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映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优良民风、社风和党风的保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患者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加强医院医疗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推动医
为探索蚯蚓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养殖鲟鱼对其产品品质的影响,对蚯蚓养殖鲟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蚯蚓养殖条件下鲟鱼含肉率为64.96%;肌肉中蛋白质、脂肪
画面的框架作用在人像摄影中,形状是造型的基本要素;"形神兼备"首先是形,神附于形而展现性格.而风景摄影的"点",即远距离的面,"线"则与画幅边缘构成面,而"面"说白了是上了调
近日,前深交所人员、曾任股票发审委员的冯小树涉嫌违法买卖股票被查处,在金融业又一次引起大的震动。虽然他够不上“高官”或“高管”级别,但其涉嫌违法的线索是由中央巡视组提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