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Cheng f.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沙冬青属,是阿拉善荒漠的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三类珍稀濒危植物。研究表明,沙冬青的传粉昆虫数量少,传粉强度不足,是沙冬青个体数量日益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沙冬青传粉昆虫研究,对沙冬青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乌海市千钢西、千里山车站、鄂尔多斯市的桃司图和阿拉善盟的乌素图4个居群内的沙冬青传粉昆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并首次对乌亚条蜂、黄跗条蜂、波氏条蜂、缘条蜂、中华突眼木蜂等沙冬青主要传粉昆虫的生物学作了系统研究,并且填补了沙冬青传粉昆虫研究方面的空白,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沙冬青的访花昆虫有58种,传粉昆虫有18种,主要传粉昆虫有7种,分别是乌亚条蜂、黄跗条蜂、波氏条蜂、缘条蜂、中华突眼木蜂、阿拉善拟孔蜂、沙漠石蜂。 2.首次报道了乌亚条蜂、缘条蜂、波氏条蜂(雄性成虫)、阿拉善拟孔蜂成虫以外的其它虫态的形态特征。 3.乌亚条蜂、黄跗条蜂、沙漠石蜂以成虫越冬,波氏条蜂、缘条蜂、阿拉善拟孔蜂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成虫活动期均在30d以上。 4.乌亚条蜂、黄跗条蜂是群居种类,波氏条蜂、阿拉善拟孔蜂、中华突眼木蜂、沙漠石蜂为半群居种类,缘条蜂为混居种类。乌亚条蜂、黄跗条蜂、波氏条蜂、缘条蜂、阿拉善拟孔蜂、中华突眼木蜂均在土中筑巢,为凿洞型种类,沙漠石蜂是非凿洞型种类,在光滑裸露的石头、质地坚硬光滑的土墙、灌木枝条等基础牢固的物体上筑巢。乌亚条蜂的巢室排列方式为“坐落型”,黄跗条蜂的巢室排列方式是“线状分枝型”,波氏条蜂、缘条蜂、阿拉善拟孔蜂的巢室为“单枝型”排列,中华突眼木蜂的巢室排列方式为“线状不分枝型”。 5.乌亚条蜂、黄跗条蜂、缘条蜂、沙漠石蜂既采访左右对称的花,也拜访辐射对称的花朵,而波氏条蜂、阿拉善拟孔蜂仅见到访问左右对称的花,未见到濒危植物沙冬青传粉昆虫的研究采访辐射对称的花,它们都喜欢采访当地的黄色花朵,日活动高峰多集中在11:00一14:00,与沙冬青的日散粉高蜂存在同步性。 6.在沙冬青的传粉昆虫中,大斑鼓额食蚜蝇的传粉效率远不如蜂类;在蜂类中,黄附条蜂、乌亚条蜂、中华突眼木蜂的传粉效率大于其它蜂类;缘条蜂、波氏条蜂的传粉效率大于其它2种传粉昆虫,汉森条蜂和阿拉善拟孔蜂体长及头胸宽相仿,但汉森条蜂的携粉量远大于阿拉善拟孔蜂,以至传粉效率比后者强。 7.传粉昆虫的昆虫类敌害有侧斑毛斑蜂、短翅芫著属1种、毛唇蚁蜂、中华食蜂郭公虫、印度谷斑螟、蜂蛇科多种、金小蜂科1种。另外,霉菌也对幼虫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