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腐解性能以及敌草隆在腐解过程中降解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作物之一,其产量巨大,收获籽实后留下大量秸秆。然而,水稻秸秆的大量堆积和不合理的处理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这些数量巨大的水稻秸秆成为目前一大难题;在水稻种植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喷洒农药,这又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利用腐秆剂促进秸秆腐解还田是现阶段还田处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腐秆剂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农田水稻秸秆为作用对象,探讨了水稻秸秆腐解性能以及敌草隆在腐解过程中的降解性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水稻秸秆腐解性能研究。对水稻秸秆施用腐秆剂后的各项基本指标(腐解率、C/N)进行测定,探索了不同时间、温度、pH、含水量、腐秆剂用量和尿素用量对秸秆腐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解的适宜pH为7.0、温度为30℃、含水量为80%、尿素含量和腐秆剂用量均为秸秆质量的1%,此条件下腐解25天腐解率可达40.73%,C/N下降为25.82。  第二部分,腐秆剂作用机理的研究。研究了添加腐秆剂后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微生物数量变化及木质纤维素三组分降解率的变化;对比了腐解前后的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添加腐秆剂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对不同时期微生物数量的增长有重要影响;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的降解率均有所提高。从腐解前后秸秆的红外谱图可知,秸秆中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等碳水化合物在腐解过程中发生分解,酚类物质转化成醌类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后生成酰胺类化合物、硝酸盐和铵盐。  第三部分,敌草隆在秸秆腐解过程中降解行为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腐解条件下敌草隆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腐解能促进敌草隆降解。但敌草隆降解的最佳条件与秸秆腐解的不同。不同的条件主要体现在温度、含水量和pH,敌草隆的降解率随着温度(20~40℃)以及含水量(60%~90%)升高而持续增大,而 pH对敌草隆降解的影响却无明显规律。对敌草隆残留动态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出在合适条件下,敌草隆降解半衰期为8.15 d。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的铀矿开采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和生态的放射性污染、环境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众多问题。铀及其化合物具有高致癌性和高生物毒性,对人体健康和安全有着致命的威胁。因此,发展简单、快速、高效的铀检测方法显得愈发重要。纳米金粒子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表面易功能化等性质,在生物检测和金属离子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对纳米金粒子分别进行了咪
小学毕业后上了初中,我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吊车尾,是老师眼里不受待见的“差学生”。童年时期我虽然长得很可爱,像一个卡通漫画里走出来的小男孩,但是老师不吃这一套。  老师关注的永远是你的学习,所以我并没有因为可爱的外貌讨到什么便宜,在班里的座位永远是后几排,在家里常常写复习卷子和背书到深夜。这一切,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焦急的何止他一个?其实最急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尽人事,听天命,努力下去,自然会有好的
期刊
石墨烯(Graphene,GN)因二维单原子层结构同时具备了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电子转移速率和优异的导电性等,在化学修饰电极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备受关注。导电聚合物被发现以来在化
中草药中稀有元素的含量甚微,且多伴生于其它金属元素中,直接测定往往会受到一些其它共存离子的干扰,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得到更加确切的结果,需采取预富集分离技术。萃淋树脂分离富集是近年来继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该技术不断地吸取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克服了溶剂萃取中萃取剂易流失和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差等特点,为中草药中稀有元素的分离富集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全文共分
稀土离子掺杂的12CaO·7Al2O3(C12A7)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本课题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b3+/Tm3+掺杂的C12A7多晶上转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