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们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教学,尝试将新课改的新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但是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作业问题却始终未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业布置仍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作业量过多,使学生负担沉重;作业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作业的标准单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作业的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没有真正实现“以生为本”;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难以应对作业布置的新要求;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对教育教学改革不够重视。新课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业布置问题上,要求承认并尊重高中生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强调研究性,重视高中生作业的完成过程;重视实践性,促进高中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体现开放性,尊重并实现学生的自我生成;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因此,要实现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业布置的新要求,就应当合理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业布置的评价机制,全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快并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改革,合理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完善高中的教学设施。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业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途径。面对新课改的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作业布置问题的重视,思考如何进行作业布置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体现“以生为本”,扭转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的局面,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