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体操运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体操运动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但具有竞技性特色,而且具有健身性效益。多年来,广大体操工作者侧重于对竞技体操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有忽视体操健身运动研究的倾向。在当今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应充分发挥体操运动的健身作用,增强全民体质。现代体操的发展方向倾向于更加高难、惊险、独特,特别是新规则实施以后,其动作难度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体操比赛只能供大众欣赏而很难参与。亚洲体操联合会主席二木英德2003年在广州参加第二届体操亚锦赛时,建议中国除发展竞技体操外,还要更多注重“大体操”的发展。二木英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竞技体操水平在亚洲和世界都是一流的,这一点无可挑剔。但中国如能将体操运动变得更大众化一些,就会更好。”他建议中国相关部门多组织群众性的体操活动。二木英德解释道,“大体操”的概念不是狭义上的竞技体操,而是面向所有人的大众体操。他说:“国际奥委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提出过‘体育面向所有人’的说法,体操也是如此。不能只着重竞技体操,而忽视了大众体操。”要使体操运动继续向前发展,走大众化道路是根本。然而体操界还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故本课题主要对体操运动大众化发展对策进行初步研究。作为最古老,也是较重要体育项目之一的体操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怎样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使自身继续发展,是我们广大体操工作者如今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逻辑论证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体操运动在苏中地区大众化现状及途径进行研究。分析体操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社会需求,分析体操运动在苏中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走体操运动大众化的思路,探讨大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体操资源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推进体操运动的普及与深入,增加体操人口,并为我国体操职能管理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大众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符合我国体育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也符合国际体育发展潮流。体操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分支,理应大众化。苏中地区体操大众化开展情况为:①大众对体操运动认识模糊,普遍不了解什么是体操;②体操运动普及程度不高,健身项目以健美操、健身舞为主,显得单一;③体操运动所及设备情况表现为器械体操资源利用不足;④大众对体操运动的需求,表现在愿意让其子女参加体操运动;⑤大众对体操资源服务现状不太满意。⑥我国竞技体操的国际地位和体操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苏中地区体操运动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更新观念、摒弃偏见,加强和改进学校体操教学,进一步发展健身俱乐部、社区健身苑为载体的健身性体操,扩大体操社会影响力,整合与开发体操资源是推进体操运动大众化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