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深海细菌发酵及活性物质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是一个人类很少涉足的区域,里面蕴藏极其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目前,开发海洋资源越来越受人类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作物或动物饲料受到包括黄曲霉毒素在内的真菌毒素的污染,从深海环境中寻找到可靠的能够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防治方法。本论文主要探寻深海细菌发酵条件优化来获取活性物质,以寻求高效、环保的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生物方法。以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可视化平板法初筛得到的具有抑菌抑毒活性的149株深海细菌,通过Tip-culture方法复筛出44株高活性的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深海细菌,约占菌株总数的29.50%,这些细菌的抑毒率都在80%以上,其中完全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有14株,约占菌株总数的9.40%,约占高活性菌株总数的31.80%。其中有79株菌发酵液的p H值为偏碱性(p H 8-9),占菌株总数的53.02%,有26株菌的发酵液偏中性(p H 7左右),约占菌株总数的17.45%,有44株菌的发酵液为偏酸性,约占菌株总数的29.53%。对复筛得到的部分高活性菌株进行A1、淀粉酪蛋白、PDA、ISP2、高氏一号等5种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得到了各自最适宜的发酵培养基。利用均匀设计法对FA13菌株进行了发酵环境因素和营养成分的优化研究,并通过验证实验,最终确定其最优组合是:酵母粉9.3690g/L,麦芽膏2.0820g/L,葡萄糖13.8060g/L,接种量1.0610%,培养温度21℃,培养时间10d,p H值6.2,此方案发酵液的抑菌率是优化前的7.2倍,抑毒率是优化前的1.6倍。本论文对高活性菌株FA13、ZL3、13-1T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物质的温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酶解稳定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A13的ISP2发酵液对温度、酸碱、酶解都很稳定,而ZL3的淀粉酪蛋白发酵液对温度、酸碱、酶解都不稳定,菌株13-1T的ISP2发酵液对温度、酸碱稳定,而对酶解不稳定,菌株FA13的淀粉酪蛋白发酵液对温度、酶解很稳定,但在强碱环境下几乎没有抑菌抑毒效果。另外,对菌株FA13的淀粉酪蛋白和ISP2发酵液进行了保藏时间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储藏6个月后,其抑菌抑毒率没有发生变化。利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四种有机溶剂对FA13菌株优化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萃取和抑菌抑毒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乙酸乙酯提取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酶是生物催化的核心,酶催化多采用固定化酶法。但是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中,酶的纯化和固定化需要分步完成,多步操作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酶的损失,固定化载体的成本也是影
气囊具有优良的缓冲特性,易于折叠携带且适用于复杂环境,被应用于航天器的软着陆等领域。随着装置重量的增加,对于气囊系统的缓冲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装置在着陆过程中应避免发生触底、反弹离地,气囊系统应起到减小装置最大过载以及保护装置的作用。因此,对气囊系统缓冲特性的分析以及对气囊参数组合的有效设计是确保装置可以平稳着陆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大载重装置的着陆缓冲问题,通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对组
电影是展现文化现象、反映文化内涵的一种形式。以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为例,用围绕霍夫斯塔德的价值维度理论,分析了中国和英国的文化差异,讨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文
指出了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名称,地名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充分显示出特定地域的自
为研究车栽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内温度场和混合气体组分体积分数的分布情况,建立了描述催化器内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并用STAR-CD软件,选用TGrid网格技术、层流模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利用长沙理工大学研制的斜面剪切仪,在50mm/min的剪切速率下,分别对涂刷环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等4种粘结材料的复合试件进行斜面
对于国外超声波塑料焊机的应用,焊头设计是必经环节。本文利用一维弹性振动理论进行了焊头理论设计,同时利用焊机自检系统对其频率进行修正。通过对焊头频率随轴向尺寸变化规律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山地丘陵区、边际地区以及城镇周边大部分耕地闲置,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耕地撂荒的持续蔓延,
通过对28个最大镜质组反射率0.30%~2.05%镜煤样品的FT-IR分析,获得低中煤级煤结构的演化规律及机理。研究表明:煤化学结构主要由芳香结构、脂族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组成。煤的结
在过去的20年,电穿孔技术的机理和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电场对细胞的作用能被看成是:将细胞看成被电介质(细胞膜)包围的导体(细胞质),当把电场加到细胞上,这造成电量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