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前者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PMOP是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最常见类型。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等并发症,对人们健康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威胁,重视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防治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OP的发生是由骨代谢异常引起的,骨组织的代谢是一个旧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形成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正常成熟骨的骨代谢主要以骨重建形式进行。骨重建的具体过程包括以破骨细胞激活、骨吸收开始和与之相偶联的成骨细胞激活、骨形成而终结。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能表达多种骨相关基因,分泌多种蛋白质和多肽,其数量和活性直接影响着骨代谢的平衡。成骨细胞产生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多种磷酸酯,并具有转磷酸基作用,有利于骨的矿化,是成骨细胞分化早期的特异性指标,其活性反映了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