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地处中纬度的海陆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兼受西风带、副热带和低纬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影响,气象灾害频次高,种类多、影响面广,是我国气象灾害发生较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强对流(包括大风、冰雹、龙卷等)等,同时江苏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各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衍生灾害。通过对江苏近年灾情数据的统计,本文选取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这四个灾种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总体看来,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呈现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暴雨洪涝是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灾种,相比旱灾暴雨洪涝更易造成农作物的绝收。近来各主要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农作物绝收面积和死亡人口数占总灾情的比例明显下降;全省旱灾呈加重的趋势;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最易造成人员伤亡。应用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法,根据历年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各市暴雨量、干旱等级、大风日、冰雹日等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宿迁和泰州出现暴雨的可能性较大,相关部门应做好该地区暴雨的防范工作;苏北发生干旱的概率大于苏南,鉴于苏北是全省的粮食主产地,全省防旱工作的重点在苏北。大风发生概率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其次是南京和宿迁。冰雹发生的高风险区位于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城市,其中盐城各级冰雹日风险值均大于其它城市,可见,相关部门应注重沿海地区大风和冰雹灾害的防范工作。本文在对四种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暴雨灾害为例,建立了适合江苏省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地图制作功能,对省暴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划分灾害区划等级,绘制江苏省暴雨灾害的风险区划图。从该图可以看出,江苏省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淮安北部、宿迁和连云港。除徐州北部、苏州、淮安西部为低风险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