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径流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其对北冰洋海冰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冰洋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异,因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之一。近30年来北冰洋海冰的快速减少最为引人注目,而入海径流是北冰洋重要的淡水来源。入海径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北冰洋盐跃层的生长和消退,进而影响海冰的热力过程和海洋温盐环流。而且由北冰洋的海冰输出又直接影响北大西洋北部深层对流的强度,进而影响全球海洋温盐环流,对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1)对径流的季节和年代际变化规律、影响径流的关键气候因子、径流与海冰的关系三个问题进行了资料分析;2)利用全球海冰-海洋耦合模式探索了入海径流对北冰洋上层海水结构、海水-海冰间的通量交换、海冰分布和北大西洋深层水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3)初步建立高分辨率的北冰洋区域海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气候态北冰洋海冰和海洋的状态,并进一步研究入海径流对北冰洋海冰-海洋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径流资料的分析发现:第一,北极地区的径流表现出剧烈的季节变化,并且近30年的年际变化明显:最大的四条河流在冬季、春季径流量增加明显,在夏季径流则减少明显,年平均径流量变化趋势与秋季变化趋势完全相同,反应了融冰期提前,本属于夏季径流的冰雪融水叠加到了冬春季的流量中。第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春季,影响入海径流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气温;夏季,影响Ob和Yenisei河径流量变化的因子依次是积雪覆盖面积和降水,而对于Lena河和Mack河,降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与欧亚大陆的三条河流不同,大气环流对Mackenzie河起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第三,分析了径流与海冰的关系:入海径流与海冰相关的显著区域一般出现在河口区和海冰边缘区域。春季,四条河流在河口附近为负相关,夏季,在春季负相关区域外侧为正相关。格陵兰寒流区域在春季与Ob河正相关,夏季与Lena河正相关,秋季与Ob、Mackenzie河负相关,冬季与Lena、Ob河负相关。其次,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径流的季节变化对海冰海洋的影响,与资料分析结果相似,对海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海冰边缘区,东格陵兰寒流是主要的海冰输出流系,径流对此处海冰的影响代表了对海冰输出的影响,当冬春季径流量增加时,东格陵兰寒流等地的海冰密集度和冰厚增加,而在斯瓦尔巴岛与新地岛之间(大西洋暖水和北冰洋表层水的锋面区)的海冰密集度和冰厚则减少。而夏季径流减少同样能引起斯瓦尔巴岛与新地岛之间的海冰密集度和冰厚减少。径流的季节变化对盐度的影响最剧烈的地区在河口附近,河口区盐度的变化和月径流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径流量小于年平均流量时,盐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盐度随径流量反相变化,并且有一到两个月滞后。淡水输入的多少是河口区盐度变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但对河口区的温度影响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格陵兰岛南侧下沉流的区域,当冬春季径流减少,夏秋季径流增大时,温度和盐度同时降低,下沉流有增强的趋势,而近30年来,径流在冬春季明显增加,在夏季明显减少,因此减弱了下沉流,阻碍了大西洋深层水的生成。最后,建立了北冰洋区域冰海耦合模式,利用与全球模式完全一样的初始场和强迫场,来模拟北冰洋的温盐结构和海冰情况,并与观测资料和全球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的海冰基本体现了12个月的海冰形态和变化规律,在冬季春季模拟效果比全球模式要好,尤其在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地区,而在拉布拉多海和巴芬湾地区则不如全球模式。在夏秋季节,区域模式对楚科奇海的海冰模拟偏少。模拟的温盐也基本体现了表层还是低温低盐,次表层水高温高盐的特征,但在表层盐度的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北冰洋中心盐度偏高1psu,冷盐跃层的模拟优于全球模式,与观测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双酚芴(BHPF)是一种含有Cardo不骨架结构的双酚类化合物,是合成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酯或聚醚等缩聚产品的重要单体或改性剂。双胺芴为具有芴基骨架的芳香二元胺类化合物,可
<正>20世纪20年代前后,围绕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文化观点,其中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强调近代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被称为文化保守
“负面报道”一词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相当敏感,很多记者在做新闻报道时,往往谈“负”色变,以“歌功颂德”的正面报道居多。我国媒介长期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负面的、消极的东
"格义"是佛经初入中土之时的传译法,其范围涵盖了讲经、释经、译经、注经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互释。"格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认知特点,更有其必然性和正负效应,因此有
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联系与发展中,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无疑是最为密切与繁复的,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音乐与文学紧密联系、交叉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乐作品是音
<正>2018年7月13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东南大学游雨蒙课题组在"分子铁电材料"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首次发现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这种材料由于不含金属,具备柔韧性、
2017年是5G的标准元年,多家主流媒体和移动通信的相关的应用单位在IMT-2020(5G)峰会上正式发布《5G网络技术测试规范》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开展5G技术研发,5G技术和物联网是通信
随着微博的火爆,微博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有的企业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广告发布媒体,有的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直销渠道,有的看到了微博的沟通与互动属性,在微博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