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西部省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关系测度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全球已经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驱动力。由于单一学科或机构难以在复杂创新中实现重大突破,知识创造活动趋向于知识交叉领域的复杂性创新,呈现出多地区、多领域与多机构合作创新的新趋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根本转变,这就需要打破组织边界,大力推动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发挥各创新主体的特有优势。为此,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互信息量与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三螺旋计量算法,基于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的论文数据与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数据库的专利数据,对2006-2015年间三螺旋创新合作关系做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揭示西部地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关系强度,希望本文成果为促进西部地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采取多指标测度,用不同的指标对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测度三螺旋创新合作,发现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合作活动的主体差异明显。其中,在基础研究阶段,大学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大学-政府合作创新是创新合作的主要方式,而创新合作稳定性较弱;在应用研究阶段,产业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主体,大学-产业合作创新是创新合作的主要方式,创新合作稳定性强于基础研究阶段。⑵构建西部地区创新合作的动态演化模型,采用三螺旋计量算法与时间序列对西部地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活动的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近十年,西部地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的创新产出飞速增长,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初步形成创新合作三螺旋系统的自组织,其中基础研究阶段西部地区三螺旋创新系统呈现波动增高的发展模式,而应用研究阶段呈现波动下降的发展模式。⑶采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三螺旋计量算法对基于互信息量三螺旋计量算法进行补充,发现西部不同省区大学-产业-政府创新合作水平差异较大。从整体的创新合作水平来看,青海、贵州、四川、云南创新基础研究阶段的合作稳定性较高,陕西、贵州、广西与四川创新应用研究阶段的合作稳定性较高,而西藏的合作稳定性较差,三螺旋创新系统不稳定。从创新合作的发展模式来看,西部各省区在基础研究发展阶段与应用研究发展阶段存在截然不同的增长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知识流动与转移成为企业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