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少子化发展,乡村小学校园生源不足的问题愈演愈烈,接踵而来的校园闲置空间现象也相继产生。我国台湾地区为应对少子化危机所采取的校园闲置空间活化措施较早,且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台湾地区小学校园的实地调研,了解当前学校闲置空间状况与相应活化方式,为大陆乡村小学闲置空间活化利用提供现实依据。厦门与台湾地区在气候、语言、文化、信仰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为厦门市同安区乡村小学校园。论文第一部分从城镇化、少子化、农村教育改革等现实背景出发指出当前大陆乡村小学校园闲置空间问题,并明确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通过调研与分析台湾小学闲置空间实际案例,了解学校闲置空间类型与存在问题,并针对每种闲置空间进一步总结出空间复合化、空间开放化、空间科普化、空间趣味化四种活化策略。第三部分,从厦门乡村小学闲置空间现实问题出发,经过多次调研同安区乡村小学校园切实发现闲置空间状况。继而归纳梳理出厦门乡村小学闲置空间现状与类型。借助台湾小学优秀活化案例尝试提出相应的闲置空间活化设计意向,以解决厦门乡村小学现存问题。第四部分,从厦门乡村小学调研案例中选取两所典型校园,运用前文总结的活化策略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在活化利用校园闲置空间的同时还考虑配合教育理念的实施,开展特色文化课程、鼓励开放式校园、借助社区力量打造特色乡村小学校园等。然而星罗棋布的乡村小学闲置空间状况不仅限于厦门地区,追溯到每个地方概况、每所校园文化、每种闲置空间类型都截然不同。从普适性再到地方性的调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变现有校园失活的状态致力为乡村文化复兴做努力,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