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探讨临床脑病辨治规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探讨临床脑病辨治规律。方法传统中医的临床研究方法。张觉人教授是湖北省知名中医。现任武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行医三十余年,擅长治疗脑病、老年病、咳喘、胃肠病等内科疾病,尤其对中医脑病的研究有着独到之处。余有幸受张教授教导,着眼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探讨临床脑病辨治规律,历时3年,从理论到临床研究成果如下。本文首先探讨了脑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正常生理上脑与五脏的关系为:1.心神支配脑元神;心主血脉,上供血于脑,血足则髓海充盈。2.肝主疏泄,又主藏血。气机调畅,肝血充足,则脑清神聪。3.脾主运化,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津液充足,脑窍得养。4.肺主气,朝百脉,脉中气血濡养脑窍;肺主行水,上行濡养清窍。5.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肾藏精,化真气,充于脑。在病理状态下,脑与五脏的关系则为:1.心主血脉失常,则心不主神明,进而影响到脑。2.肝失疏泄,或肝失藏血,皆致脑神失常。3.脾失健运,则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脑窍失养。4.肺主气、朝百脉功能失常,则脑窍失养;肺行水功能失常,则窍失濡养。5.肾不藏精,则髓海失养;肾阴不足,则神明被扰;肾阳不足,则水泛清窍。其次探讨了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者,是指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特性,这是奇恒之腑脑的本质,也是我们临床辨证论治以脑为重心的根据。或日: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脑之于心在于元神是以髓海作为物质基础。2.脑之于肝在于脑为清阳之府,亢阳是肝病及脑的产物。3.脑之于脾在于脑为清阳之府,痰湿是脾病及脑的产物,且风痰相兼、痰瘀相关。4.脑之于肺在于脑为清阳之府,痰火是肺病及脑的产物。5.脑之于肾在于充脑之精成为髓之海,并以脑为中心。基于上述,对于髓海不足,宜用填髓法;对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宜用潜阳、熄风法;对于痰浊阻窍,宜用祛痰、通窍法;对于元神失调,宜用调神法。凡此,提示我们在治疗脑病中应注重填髓法;潜阳、熄风法;通窍、祛痰法以及调神法。显然,脑病治法的临床初步规律应该是:1.易亢之阳与潜阳、熄风法。2.邪蒙清窍与通窍、祛痰、通络法。3.元神之病与调神法。4.渐空之髓与填髓法。法随证变,各治疗大法下又有若干子法。并附以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笔者认为,正因为脑与五脏关系中具有独立性,因而脏腑辨证在临床脑病治疗中有不能涵盖的方面,这也是我们根据脑与五脏关系中的独立性提出脑病治疗初步规律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关系。方法:对1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Holter检查,比较有LVH及无LVH两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特征。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8例皮质下缺血性痴呆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以48例非痴呆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灶
本文分析了武汉实施区域文化中心战略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方法。方法将60例经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即中药排气汤组采用术后6小时口服中药排气汤;开塞露组采用术后6小时开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100例自发性
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规划、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机器人。近年来,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日益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农业、家庭、服务、军事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EEPR)中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g给予别嘌醇0.04 g.kg-1(阳性对照),EEPR 0.128,0
人字草(Kummerowia striata(Thunb)Schindl.)学名鸡眼草,是豆科(Legumlnosae)鸡眼草属(Kummerowia Schindl.)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很多地区,民间常用人字草治疗炎症相关疾
目的:把乌贝散和针灸疗法有机结合形成针药综合疗法,并将此法运用于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以观察乌贝散结合针灸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等,并探讨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