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历史政治地理的“地方尺度”视角,借鉴现代政治地理学相关研究范式,讨论民国初年的军事政治问题是文章的立足点。地域政治视域下的地缘与人脉是民国初年地方政治联动的桥梁,政治人(点)—人脉关系(线)—地域政治(面)的政治地理互动是民初地域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辛亥革命形成的基本以长江流域分治南北的政治格局到二次革命后北洋势力与滇、黔、桂三省的对抗,再到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后西南的“军政自为”,形成的北方与西南对抗的地域政治格局,是地方势力因势而变、因利而为的结果。护法国会和军政府南下组建是孙中山等革命党派拥护共和、维护约法的政治行为,地缘、人脉、省籍观念构成了西南地方势力和政治党派的内聚力,无法在西南地区给予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足够的政治空间,最终在西南桂、滇势力与国会政学系的联合下军政府改组为总裁制政府。护法战争中滇、桂、粤地方势力分别在川、湘、闽三省与北方势力争夺地理机会,在有督军—护军使—镇守使三级军政机关设置的军政区中拓展自身政治空间。护法运动后期的联省自治运动也是西南地方势力在结合地域政治形势和“独立”之历史惯性下据省自治、自保地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