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沿海区域经济合作稳健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本研究从知识视角切入,围绕一个主题和主线——跨境湾区的地缘空间和历史背景下,时空浓缩的异质文化如何为湾区经济优质发展提供持续稳健的原动力和后继力。透过两组案例和路径——实地走访北部湾及粤港澳湾区人员跨境合作的状况,发现跨境湾区存在着一种以包容性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为主要知识架构的边海文化;然后,利用知识字符将边海文化动力的知识结构编码为由8个一级知识指标和16个二级知识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拟合成一套可操作的文化动力程序,用以显化“文化→经济”作用的全过程;再者,数理分析人员跨境合作所引发的知识匹配、创新与溢出等知识关联行为,借助问卷调查获取两湾区人员的感性数据,进而运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验证文化动力程序,证实边海文化可以综合地施展其文化的包容性后继力与创新性原动力,通过改善跨境人员合作方式与合作感受等间接方式和直接提升跨境合作效率等两种方式产生经济效益,推动湾区经济升级发展。进一步,整理归纳得到三点结论和启示——知识异质性是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藉由其联动共通知识,调节文化动力的知识结构不断演进,实现文化包容与创新双路径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增长。鉴于此,本研究建议缺乏基础型共通知识的跨国界湾区,采取知识集聚与包容的发展模式以克服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弊端;而处于深度合作发展阶段的国界内湾区则需要专注于高素质人才互动带来的文化扩散与知识创新,同时,培育区外合作城市以补充区内不足的异质知识:此外,两湾区内各层级的官方主体还需要挖掘其文化差异性资源,推进便利化人员跨行政区域流动和筹建跨省界合作组,实现省际合作协同相邻湾区发展,联手打造南中国海瞩目的地缘性发展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