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贫困等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成为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组成,社会工作对于改善弱势群体处境、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具有专业技巧和价值优势。现阶段,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励了大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萌芽与发展,从而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和职业化发展开拓新局面。然而,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和新兴职业,与土生土长的传统社会服务组织相比,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结构还不成熟、不完善。本次研究旨在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以发挥其在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即通过文本分析和访谈的方法,对济南市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自成立以来的发展路径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职能制组织结构明显、人员结构单一、服务多样化以及服务间交叉重叠与空缺并存的发展特征,同时机构面临监管难度大、组织沟通机制不健全、人才管理方面问题突出、项目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机构战略定位模糊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针对目前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困境,本文尝试从政府和机构两个层面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通过完善机构考核和监督机制、统筹机构发展、建立激励保障体系以及鼓励多方参与的形式推进政府行政力量参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通过民办社工机构明确机构发展抓手、完善岗位设置、科学化人才管理、明确机构定位等方式加强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从而为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及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乃至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专业优势提供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