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感是人类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文化压力时的重要心理资源,控制感的获得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维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人们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仪式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帮助人们获得并增强控制感的重要因素。普米族的祭祖仪式——敬锅庄是普米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餐前普米族人都要在火塘锅庄上祭祀祖先,敬锅庄成为了普米族人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是普米族人文情怀和生存智慧的体现。为探究仪式对控制感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从普米族敬锅庄仪式入手,分别从仪式动作、仪式目的、仪式主体三个方面探究仪式对控制感的影响及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普米族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忆任务让其描述敬锅庄时的情景,根据回忆的描述内容在仪式动作、仪式目的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将被试分为高投入组与低投入组,初步探究仪式对控制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投入组青少年的控制感显著高于低投入组青少年的控制感。为进一步探究仪式动作和仪式目的在敬锅庄增强控制感中的作用,研究2抽取敬锅庄的身体特征(动作)和文化特征(目的/意义)的核心要素,创造了一种新颖仪式,以操纵仪式动作和仪式目的两个变量,进行2(仪式动作:祭祖动作VS无动作)×3(仪式目的:感恩VS庇佑VS无目的)的行为实验,并探讨了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仅执行仪式动作才能够直接增强普米族青少年的控制感,而祈求庇佑的目的则只能够通过积极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增强控制感。为探究仪式的主体差异对控制感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增加研究的生态效度,研究3对普米族中老年人进行回忆任务以启动敬锅庄经验,根据被试呼唤祖先的辈数的多少将中老年人分高投入和低投入两个组,结果发现,高投入组的控制感要显著高于低投入组的控制感,进一步分析表明只有中老年人在敬锅庄中表达对祖先的感恩时,才能通过积极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控制感。综上所述,本研究就普米族人敬锅庄与控制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仪式投入程度影响控制感的强弱,仪式投入程度越高控制感越强。2.仪式动作和仪式目的对控制感的增强有着不同的影响路径。仪式动作直接增强控制感,而仪式目的则通过积极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增强控制感。3.参与仪式的主体不同,通过积极情绪作用于控制感的仪式目的存在不同,青少年倾向工具性目的,而中老年人倾向情感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