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边界层沟槽结构和表面粗糙度影响机理的数值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湍流减阻技术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众多减阻技术中,沟槽面湍流减阻技术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法,因其简单、易行,减阻效果好,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数值仿真的手段,研究了沟槽面的减阻机理和特性以及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另外,考虑到叶片表面粗糙度会对附近湍流边界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亦作了相关研究。针对v形槽和梯形槽两种典型沟槽面,本文基于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仿真计算了平版沟槽面附近的湍流场。通过改变计算域入口的流量,获得了两种沟槽而的最大减阻率和对应的沟槽无量纲尺寸。在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两种沟槽面的减阻性能进行了比较。然后从壁面切应力分布、近壁区流场特征、边界层流动参数等方而分析了沟槽面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和减阻机理。在平板沟槽面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减阻效果较优的梯形沟槽面应用于rotor37压气机叶片表面上,研究其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叶片表面沟槽无量纲尺寸的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梯形槽尺寸和分布范围,建立了相应的沟槽叶片模型。然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将沟槽而应用于航空叶片表面的可行性,并对沟槽叶片压力系数、摩擦系数、出口总压损失等气动参数的变化作了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建立了单个rotor37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壁而函数法研究了粗糙度分布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为了方而研究,将叶片表而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并假设其中一区域为粗糙面。然后从叶片等熵效率、总压比、激波位置、尾迹损失等方面分析了叶片表面不同位置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前部粗糙度对叶片影响最大,引起的流动损失最严重,中部粗糙度影响次之,后部粗糙度影响最弱。
其他文献
独立财产和独立责任作为现代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推进法人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违法人制度根本的现象。这些现象若不加
风景名胜区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综合性保护地,其自然和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不仅在国内所有保护地中独具一格,也是世界保护地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类
严重的电磁辐射,不仅威胁我们的国土防御,同时也威害着人们的健康。为此,研发理想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磁性金属材料由于其同时兼顾介电损耗和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