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联广‘泛的重要基础产业。畜牧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小,加之养殖投资少、回收快、技术易于掌握,既可现代化规模养殖,又可农户个体小规模养殖,因此在振兴农村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能发挥特殊的作用。就当前情况看,只要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中,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优化畜牧行业内部结构,畜牧业完全可以在农业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大部分省、区将畜牧业列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贵州有草地面积6430万亩,其中500亩以上的成片草地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一半,加上丰富的林下草地和秸秆资源,具有年发展600万头牛和3000万只羊的潜力。贵州还有牛、羊、猪、鸡、鸭等27个地方优良品种,容易形成地方品牌优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研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深入调查和了解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总结出了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要积极开发饲料资源,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二是要调整畜牧业结构。对贵州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构想是: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肉牛生产,限制性发展山羊生产,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经济动物生产;三是大力推进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强畜禽疾病防治,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研制高效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综合防制技术;五是推广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六是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加强科技教育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推进畜牧业的科技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贵州省农业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