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职业结构的改变,是近代人口变迁的一个重要变量。近代浙江人口职业变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出现,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形成,城镇出现了新式职业与谋生机会;农村经济的凋敝与农民的日渐贫困,迫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生计而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交通状况的改善,使乡僻封闭社会得以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新式教育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式职业的需要。以上影响浙江近代人口职业变迁的众多因素中,新式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无疑是直接推动力量之一。职业教育的创生与发展,又与人口的职业变迁密切相关。近代浙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直接影响职业学校课程开设、规模层次的因素当属人口职业结构的变迁。近代浙江人口的职业变迁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亦即因城市化与初步工业化等因素而引发,因此,本文讨论的浙江近代人口职业变迁与教育主要为城镇人口及城镇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介绍,概述近代浙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城镇化流动:第二部分分析了清末、民国两个时期浙江人口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第三部分分四个时段详细论述了近代浙江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包括清季职业教育的兴起、民初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壬戌学制时期职业教育的调整与改革、抗战与复员时期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系逐步完善,从最初的“农本主义”,到“重商主义”,再到三十年代的农工商医并举。第四部分基于以上三部分的分析,从中找出近代浙江人口职业变迁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其中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促进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格与模式;而近代浙江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职业结构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