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文化视角下的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经济相对比较富裕的民族,然而其教育却明显滞后。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目前在我国受重视的程度已达至空前,可西双版纳傣族的基础教育状况却让每一位关注和关心民族地区发展的有志之士不容乐观。本文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基础,以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当前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在回顾西双版纳傣族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了西双版纳傣族基础教育当前主要存在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低、辍学率高、厌学情况严重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傣族与各民族存在共性的(普遍观念、现行生产方式、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学校教育失误、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弊端等)和具有傣族特征(傣族特有的一些观念、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宗教因素、社会习俗、语言习惯、家长对子女入学的消极态度等)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本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就当前主要问题,从促进西双版纳傣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结合当前实际,对与基础教育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政府职能部门、教师和傣族群众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建议。其一,对政府职能部门,建议进一步落实重视基础教育的理念,真正实现基础教育优先发展;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照顾弱势群体;加大市场经济的渗透和改革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的自主性变革;强化政府的办学行为,改进领导干部的考核和晋升方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快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等。其二,对教师,建议真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爱岗敬业;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彻底更新观念,彻底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行“绿色证书教育”,促进教育与经济相结合;坚持低年级双语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对学生进行多元一体化教育,造就具有现代人文素质的一代新人;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活动,做“社区型”教师等。其三,对傣族群众,建议加强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尊重“一体”;加强本民族自为的民族意识,发展“多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大力发展本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反对封建迷信,阻止宗教影响教育;加强竞争意识,坚持科技创新等。希望通过对这一现实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引起相关人士尤其是傣族同胞自身对本民族基础教育和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高度重视,并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改变西双版纳傣族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从而促进傣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其他文献
<正> 2.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将网站规划好后,收集相关资源的过程就可以开始了。一般,同一网站上的资源要分类存放,以方便后续的管理和修改。主页及相关页面以放在站点的一级目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为此许多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的论著不断面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国
目的:探讨卵巢间质动脉血流超声学指标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超排卵反应性的可靠性。方法:经阴道彩色B型超声检测164例月经第2天(M2)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正>睾丸卵黄囊瘤是男性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低,文献报道少。我们尝试应用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晚期睾丸卵黄囊瘤1例,获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输电线路设置SG-RUBT装置后可在纵向不平衡张力超过设定限值时通过悬垂串在装置内自行前后滑动释放不平衡张力.然而,随着悬垂串滑离中心位置,横担及铁塔塔身将受到一定偏心荷
近年来,常有企业因资金断链而陷入破产的境地。强化资金管理,特别是营运资金管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当前,受现代管理理念影响,营运资金的管理研究在过去单纯以财务管理
实践报告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选取信息型文本《红队判研》中部分主要章节,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语言的适应性转换。针对语言维词汇功能不对等、句式结构不一致问题,文化维的文化负载存差异、语义隐匿难辨析问题,以及交际维的逻辑关系较隐晦,认知理解易偏差问题,分别采用词性类别转换、杂糅拆分转换、语义归化转换、语义引申转换、隐性显化转换、语义释义转换方法作
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方法与媒介之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常见心理问题与常见心理困惑方面提升自助能力并获得心理支持。本文献即对团体心理辅
一、资源环境价值内涵、特点及构成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固有的自然资源方面的价值(有形的资源价值);基于开发利用资源的人类劳动投入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