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所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后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脊髓损伤(SCI)后病人全身的并发症较多,涉及到泌尿、呼吸、循环、内分泌、心理等多个方面。膀胱尿道功能障碍造成肾脏损害可最终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SCI病人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看,SCI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原因仍在于脊髓损伤,积极探讨脊髓损伤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从基础与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制备标准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实验装置的研发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制备标准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装置。产品说明:该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实验台,若干个固定在实验台上由垂直滑杆和水平滑杆构成的支撑杆。在其中二个支撑杆上设置挂钩,一个支撑杆上安装有由中空的垂直冲击通道和冲击杆组成的垂直冲击装置,另一个支撑杆上安装有由水平冲击板、前摆杆、分度板和水平冲击杆共同构成并依靠冲击开关控制的侧击打装置,在侧击打装置上还附属有一个由升降提钩和砝码盘组成的垂直提升装置。结论:本装置可以制备脊髓前方(腹侧)、后方(背侧)及两侧不同角度的多种单一部位的脊髓损伤以及各种方位联合的复合脊髓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第二部分标准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与验证目的:验证自行研制的标准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实验装置制备大鼠腹侧、背侧脊髓损伤模型的可调控性和可重复性。方法:清洁级SD雌性大鼠74只,随机分成三大组10小组:(1)正常对照组6只,(2)背侧损伤6组(分为6.25g/2cm、6.25g/4cm、6.25g/10cm、17g/2cm、17g/4cm和17g/10cm共6个小组,每组6-10只)。(3)腹侧损伤3组(分为15g、30g、50g共3个小组,每组6-8只)。各组动物分别在伤后24h和96h进行行为学评估。术后第5天,每组随机选择2只大鼠,行4%多聚甲醛左心灌注后,取损伤脊髓节段制备病理标本,观察脊髓损伤情况。结果:造模的脊髓背侧和腹侧损伤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评价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等质量冲击杆,随着冲击杆落下高度的增加,大鼠的双下肢改良Tarlov分级评分法评分逐渐下降,大鼠Ashworth肌张力评分呈增高趋势,大鼠斜板实验临界角逐渐下降,BBB评分呈降低趋势;冲击杆落下高度相同时,随着冲击杆质量的增加,亦表现出大鼠的双下肢改良Tarlov分级评分法评分逐渐下降,大鼠Ashworth肌张力评分呈增高趋势,大鼠斜板实验临界角逐渐下降,BBB评分呈降低趋势;增加冲击杆落下高度和冲击杆质量,模型大鼠的脊髓损伤程度加重,其运动功能评价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脊髓腹侧损伤大鼠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加,造模大鼠受到的腹侧向上提拉的力量增大,造模大鼠双下肢改良Tarlov分级评分法评分逐渐下降,大鼠斜板实验临界角逐渐下降,BBB评分呈降低趋势,但是Ashworth肌张力评分只有左下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等质量冲击杆,冲击杆落下高度也相同时,脊髓背侧损伤模型大鼠的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基本相同;同等质量冲击杆,随着冲击杆落下高度的增加,模型大鼠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加重;冲击杆落下高度相同时,随着冲击杆质量的增加,模型大鼠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加重;增加冲击杆落下高度和冲击杆质量,模型大鼠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加重。相同砝码质量的脊髓腹侧损伤大鼠模型,其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基本相同;增加砝码质量,模型大鼠脊髓结构破坏程度加重。结论: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来制备标准化脊髓损伤模型是成功的。本研究中建立的大鼠脊髓背侧和腹侧损伤模型均可以是脊髓分级损伤的模型,整个操作技术简便,重复性较好。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打击高度、冲击杆重量、提升装置的下压砝码来控制脊髓损伤的程度,使之达到客观量化的目的。对于分析脊髓分级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病理机制以及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和观察治疗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脊髓损伤大鼠膀胱功能改变的尿动力学评估目的:了解大鼠胸腰段、骶髓脊髓背侧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变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三组,①组:胸腰段脊髓损伤12只,②组:骶髓损伤12只,③组:对照组6只。造模后记录其每次手法挤压排尿的量,术后第14天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其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膀胱顺应性。结果:在麻醉及脊髓休克期,胸腰段脊髓损伤组和骶髓损伤组动物有尿潴留情况;在脊髓休克恢复期,胸腰段脊髓损伤大鼠表现为低顺应性膀胱,骶髓损伤组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最大膀胱容量增高和残余尿增多的情况在骶髓损伤中更为常见。结论:不同部位脊髓损伤后存在膀胱顺应性变化的差异。这可能与部位不同损伤的神经通路差异有关。第四部分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分析目的:通过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休克期后尿动力学检测结果,了解骶髓损伤和胸腰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临床尿动力分析提供客观资料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其分为骶髓损伤组和胸腰段脊髓损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行自由尿流率测定、完全膀胱测压并同时记录肌电图。选择的尿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自由尿流率、2秒时自由尿流率、平均自由尿流率、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完全测压时测得的最大尿流率、完全测压时测得的平均尿流率、完全测压时的排尿量、完全测压时排尿后2秒的尿流率、排尿期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排尿期逼尿肌最大压力时的尿流率、排尿期逼尿肌最大压力、排尿期平均压力、膀胱尿道协同性、膀胱顺应性、膀胱感觉。将两组的尿动力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表明除了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完全测压时的排尿量、膀胱顺应性两组间存在差异外,其余尿动力学检查指标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且自主排尿量和完全测压时的排尿量在两组间尚存在矛盾结论。骶髓损伤和胸腰段损伤的患者膀胱尿道功能改变的差异,主要在于膀胱顺应性和膀胱收缩能力的改变。结论:骶髓损伤和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区别主要在于膀胱顺应性的差异和膀胱逼尿肌收缩能力的改变。但是尚不能单纯根据脊椎损伤的部位来臆断排尿功能异常的类型,对该类患者的排尿功能准确评价,取决于及时和动态的尿动力学检查,准确评价膀胱功能状态,是确定相关治疗的前提。第五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肾积水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目的:建立脊髓损伤发生肾积水概率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为临床干预提供预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段和骶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一般病例情况和尿动力学检查所得得出的尿动力学参数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并通过将尿动力学参数的变量用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主成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的单因素筛选后,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选择病例资料中的14个数值型指标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将容忍度小于0.1的因子做主成分分析。剩余的12个数值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出4个主成分,将这些主成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病例资料中其他拟定的主成分进行logistic的单因素筛选,结果只有膀胱顺应性的指标对胸腰段和骶部脊髓损伤后肾积水的影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将顺应性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胸腰段和骶部脊髓损伤致肾积水的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结论:膀胱顺应性对脊髓后肾积水存在较大影响,通过本研究获得的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可以由尿动力学检查获悉的膀胱顺应性情况,预测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肾积水的风险度。当预测肾积水发生可能性较大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国馆ZHONGGUOGUAN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主题“山外山”;南京NANJlNG南京两大地标性建筑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韩国馆HANGUOGUAN韩国馆获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
针对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采用全新的在线供气模式,难以有效评估单样本设备健康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的设备健康状态管理与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设备监测数据构建隐
步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与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机械设备被应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但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习惯有所不同,不同的育秧方式也会对水稻机插秧苗的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得到了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倡导全国开展农村旅游示范活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也在良好的政策体制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珠海发电厂为2x700MW燃煤机组,给水系统主要设备由两台50%额定负荷汽动给水泵和一台25%额定负荷电动给水泵及其辅机与相关管道、阀门组成。2010年8月发现2A汽动给水泵驱动端机械
ExxonMobil公司在《OutlookforEnergy:AViewto2040))2017年版中指出,全球人口20152040年将增长近20亿,带动世界经济产出翻一番,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层快速壮大,将促使能源需求增长约2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的基础上,从减少投入、节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两季"后作技术效益展示。结果表明,该项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