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价值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通过参与其中,分享了巨大的全球化红利。目前对于参与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工资溢价研究相对较少。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整体收入中占基础性作用,提高工资收入关系着民生和公平。因此,研究全球价值链参与是否具有提升工资水平的效应,对于全球价值链调整背景下的政策制定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于工资水平提升的内在机理。利用2000年到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企业是否参与全球价值链进行了测度,区分了全球价值链企业、一般出口企业以及非出口企业,并且比较了三者的工资水平;将2000年到2006年持续参与的全球价值链企业作为实验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企业规模、生产效率、创新能力为匹配协变量,构建出处理组和实验组无系统性差异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处理效应模型,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回归研究了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工资效应,并结合了企业各个层面,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1)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较高,要远高于同期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2)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于工资水平具有正向的提升作用;(3)工资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长期参与的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工资水平的提升效应要强于短期参与企业;(4)从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层面的分析来看,东中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工资溢价效应更为明显;(5)从不同技术含量层面划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工资效应更为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并结合企业异质性特点提出促进企业工资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