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一直来是高校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其职责内容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但究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辅导员职业化遭遇现实尴尬。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职责内容本身,他们既有教育的职责,又有管理的作用,更有服务的义务。学生对校满不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取决于辅导员工作效果。多年来,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辅导员工作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怎样开发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辅导员职业化绩效管理体系,使他们快乐的工作,有效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与公办高校相比,有其身份的特殊性。正因如此,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绩效体系的构建,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主要阐明职业化背景下,对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并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辅导员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作者在第二章引用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文本论文后期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归因分析。第四章以重庆GC学院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构建了基于关键指标考核法的辅导员职业化绩效管理体系。第五章得出结论,期望能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