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以及教育的深化改革,县域教育发展提到日程上来。区域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县域教育评价就更为薄弱。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县域教育评价的研究尤为重要,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本文力求从县域教育评价的多维理论支撑着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着眼,分析教育与内外围诸多要素的关系,探讨包括区域领导、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等教育内部要素以及经济、人口、环境、文化、民主法制建设等教育外部要素的县域教育评价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县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县域教育评价的内涵和意义。本部分明晰了区域、区域教育、区域教育评价概念的涵义,从我国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的要求,县域整体规划与发展的时代呼唤,教育评价理论完善和实践的需要,县域经济、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民主法制建设等相互影响促进的要求等五方面着眼,阐述了县域教育评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总结了县域教育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以往的县域教育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落实的寥寥无几,自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式的评价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缺乏可行性、时效性的评价方案等。此外,本部分还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诸多原因。 第三部分,本部分为县域教育评价内容从区域教育科学、系统学、教育社会学等多维度寻求理论支撑,并阐明了县域教育评价应遵循的五个主要原则。 第四部分,文章的重点部分,综合考虑教育外部和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从县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县域教育管理、县域教育水平等方面确定了县域教育评价的内容。 第五部分,根据县域教育评价这一特定范畴的独有特点,进一步探讨评价组织机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