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作为一个同时拥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特点的媒介,已经日渐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而健康行为又对个体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大传统大众媒介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媒介在改变人们健康行为方面的效果十分微弱。那么微信作为新媒介在传播健康信息,促进个体健康行为方面的作用到底如何,大学生作为微信最大的使用群体,其健康行为和与健康有关的微信使用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力求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微信健康传播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如何在进行健康传播中充分发挥微信这个强有力的媒介的潜力提供一些建议。 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健康行为和与健康有关的微信使用两个主要变量进行了概念化界定和观测变量的确定。对与健康有关的微信使用主要从获取信息的使用偏好和人际交往的使用偏好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对健康行为的测量则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情绪管理、避免危害的行为和遵医行为四个维度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研究框架,提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研究假设。然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海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三个阶段抽取调查对象。首先在选取调查的学校时,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在学校选定以后,再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选中的学校中抽取寝室楼,最后使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选定的寝室楼中抽取调查对象。为了更全面的覆盖上海高校的大学生,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笔者在线下发放问卷的同时,以上海高校主席群为基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布调查问卷的链接,并让微信群内的学生会主席将该链接在各自的朋友圈和学校的微信群发布。通过线上发送自填式调查问卷链接和线下在上海主要的高校发放纸质问卷的方法收集研究数据。最后使用spss20.0软件对回收上来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获取信息的使用偏好和人际交往的使用偏好与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情绪管理之间是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危害的行为是显著负相关,而与遵医行为之间没有关系。此外,对微信上健康信息的信任程度和性别两个调节变量对两者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个体所了解的健康知识在两者关系中充当中介变量。总体而言,大学生与健康有关的微信使用和健康行为之间确实存在关系,只是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由此可知,微信在对个体开展健康干预,培养健康行为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研究发现,由于研究对象对微信上的健康信息信任度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薄弱、大学生的遵医行为较差等因素使得与健康有关的微信使用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太显著。据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从权威机构和个人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对微信上的健康内容严格把关两个方面来提高微信上健康内容的可信度;二是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三是推动移动医疗的发展,促进微信上预约挂号、缴费等的实现,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微信在健康传播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