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形式,非正式支持主体中,子女支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农村地区,“养儿防老”思想仍然盛行,这与低生育率对子女数量限制之间的矛盾凸显。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代际关系理论为指导,着重从子女性别及婚姻模式的角度探讨影响养老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个案访谈;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一些基本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本研究从现实及理论出发提出四个假设,并通过分析对其进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分子女性别的代际支持差异研究;第二,分子女婚嫁模式的代际支持差异研究;第三,子女性别与婚姻模式交互影响下的代际支持差异研究。 通过分析本研究验证或修正了假设,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农村老人养老具有“低标准”性与“自我牺牲”精神;2、家庭代际关系重心下移,农村老人家庭权力弱化;3、婚姻模式对子女性别偏好具有弥补作用;4、代际经济关系理性化,养老支持呈现明显的交换性。 最后本研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讨论,1、性别”观念对于子代与父代影响程度;2、招赘婚姻对女儿养老地位的强化;3、“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及经济供给“填补”理论是否进行修正;4、养老动机是否具有功利化色彩;5、如何提高养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