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要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为新时代民办教育的现代化治理和政策变迁指明方向,也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热情。”民办教育也被专家学者称作是改革开放42年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习总书记提出“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学前教育作为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是为基础教育稳扎根基、为义务教育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学前教育一直以来处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想要从根本上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就必须落实以政府为中心,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公办民办并行发展的办园机制,最终实现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发展目标。哈尔滨市民办幼儿园数量愈来愈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发展。但相比于全国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哈尔滨市政府应充分利用民办园的体制优势,挖掘民办幼儿园的内在潜能,加快推动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实现对于幼有所育的期盼。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责任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入手,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的相关数据,阐述了哈尔滨市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哈尔滨市民办幼儿园存在办园经费匮乏、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小学化”倾向明显、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等问题,并从财政投入不足、教师队伍缺乏资金保障、责任缺失与错位、监管主体职责不明晰等方面解释了哈尔滨市民办幼儿园存在问题的原因。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如美国政府采取“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指导实践、法国政府秉承人文教育理念完善学前教育立法、日本政府以立法为前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作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手段等,得出了加强立法保障是重中之重、学前教育经费的支撑是基础、把握政府的职责权限、多元合作促进教育公平是关键等启示。从基于政府责任意识下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优化基于市场调控的民办幼儿园行业自律机制、构建社会参与民办幼儿园共治发展的总格局三个方面,提出了政府促进哈尔滨市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