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同时性子宫内膜癌与卵巢原发性双癌(synchronous primary endometrial and ovary cancer SEOC)在同期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率。比较组织病理类型相同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SEOC患者与组织病理类型不同的SEOC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64例SEOC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组织病理类型相同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28例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不同(B组)。比较两组SEOC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发病年龄、术前CA125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巢癌肿瘤直径、组织病理特点及术后生存时间等有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1.2003年1月-2017年1月39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其中64例为SEOC患者,SEOC在同期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率是1.6%。2.90.7%SEOC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的异常流血、流液、腹痛、腹胀,9.3%SEOC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规查体时发现。SEOC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49.7岁(27~66岁)。65.6%的患者发病时未绝经,34.4%的患者发病时已经绝经。患者术前CA125中位数713.3 IU/mL(15.97~4327 IU/mL),84.6%的患者术前CA125升高。SEOC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中位数1.4cm(0.2~3.7cm);卵巢癌肿瘤直径中位数10.0cm(0-21cm)。3.56.3%SEOC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87.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59.4%卵巢癌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为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89.1%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85.9%的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95.3%的子宫内膜癌分期为Ⅰ-Ⅱ期,90.6%的卵巢癌分期为Ⅰ-Ⅱ期。65.6%SEOC患者两部位癌分期均为I期。40.6%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53.1%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6.3%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阑尾切除术。6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54例患者给予铂类化疗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10例患者术后未行辅助性治疗。4.SEOC患者的随访时间12-168月,生存时间108.4±45.5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82.8%、57.8%。A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16.3±48.0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86.1%、69.4%。B组患者的生存时间85.7±45.5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78.5%、42.9%。A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较B组长,发病年龄小于B组,卵巢肿瘤直径大于B组。A组和B组患者发病年龄、术前卵巢肿瘤直径及术后生存时间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前CA 125水平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EOC患者以阴道异常流血、流液、腹痛、腹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小,多数患者发病时未绝经。术前CA125值升高,子宫内膜不同程度的增厚,多数术前影像学显示卵巢发生病变。2.本研究中SEOC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多数患者组织病理分化程度较好,多为高、中分化;手术病理分期较早,多为I-II期。SEOC患者虽为两个部位的同时性恶性肿瘤但其预后一般较好。3.A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期较B组长,发病年龄小于B组,卵巢肿瘤直径大于B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