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开始,中国遭受到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成为几年来全国工作的重点。灾后重建中财政性资金是重建资金的主体。无论是在四川,甘肃,灾后重建过程中,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项目,基本全部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杜绝了各部门自行采购的行为。但是面对如此巨额的资金,如此频繁的采购,带给政府采购的压力和要求都更高,带给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压力也更大,同时也给各种供应商,政府官员提供了更多的寻租机会。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大环境,重建工作关系到几亿人民的日常生活,该课题应运而生。在最近几年的政府监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由于重建采购,出现的各种贪污,腐败现象一桩接一桩。这些人视法律,视各种规章为无物。加强灾后重建监督检查是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面对众多自然灾害,要确保国家的各类款项拨付到灾区,更需加强监督检査的力度,否则会出现腐败现象,影响灾后重建,影响党的形象。只有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才能让监督检查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在考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也多次提到必需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监督的力度,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怎样在重建工作中杜绝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或者说能最有效的防止寻租行为,能使灾后重建项目健康,高效的实施,提高财政性资金的运作效率,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模型构建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描述分析了灾后重建后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过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构建博弈模型,通过推理求导,求出影响寻租概率的相关要素,通过对模型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等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同时再基于灾后重建这个大背景的特殊情况下做分析,分别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了寻租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要素,兼顾主客观原因,最终总结出在特大型灾难过后,政府采购的运作方法,运作原则,怎样有效管理政府采购,为高速有效重建民生工程,恢复生产,复苏经济提出建议与意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通过博弈模型构建能够清楚、直观、理性的的求出政府,采购人员,供应商三者的寻租设租概率,并清楚明白的看出影响其概率大小的因素。给后面的建议提出有了清楚的方向和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