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产业集群也是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汽车产业GVC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产生了汽车生产在全球空间布局的地域集中现象。目前全球汽车产量排名前20位的汽车公司中,多达18家的公司总部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鉴于汽车产业价值链较长、上下游关联度高、配套环节多,以集群形式发展汽车产业有助于削减企业成本、快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及国际竞争优势。目前世界上发展比较突出的十大汽车产业集群中,美国汽车产业集群和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快、可借鉴性最强。尤其是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赶超了美国汽车产业集群而居于世界首位。而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从起步到发展也经历了汽车产业集群的逐渐形成及成长过程。但是由于不均衡性发展以及无梯次性发展,表面上我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实际上离汽车生产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发展过程,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得出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结构安排上,本文主要包含基础理论、主体分析和相关研究结论三部分内容,共七章: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1章与第2章;主体分析部分从第3章开始到第6章,共4章内容;相关研究结论主要集中于第7章。第1章,绪论。从现实和理论背景与意义两方面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而后对汽车产业集群和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理论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具体研究视角。第2章,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生命周期的一般分析。主要围绕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理论内容进行基础性分析,由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汽车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基本理论三部分组成。第3章,美日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首先对世界汽车产业集群的分布以及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世界上汽车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均是以产业集群形式进行的,同时指出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世界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分别介绍了美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以及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对两国发展比较成熟的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以及丰田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受到能耗以及车型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威胁与挑战,而日本汽车产业集群于近年走上世界第一位的位置后则面临着新的风险与发展机遇。第4章,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定。先构建了判定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相关判定。第5章,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比较。本章首先对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技术创新因素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然后对美日两国汽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两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有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参与,只是参与的力度和比重不同。最后,通过比较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的内容及作用,得出美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是以量取胜,而日本的技术创新则是以质取胜。第6章,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集群政策比较。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对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中集群政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一般性分析,指出政府制定的集群政策既影响集群的发展又影响群内企业的发展,具体实施中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矛盾及负面影响的产生。另一块内容主要从集群保护政策、集群促进政策、道路整修及安全与环保政策三个角度对比了美日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中集群政策对生命周期的影响,得出日本在集群政策的制定上比美国更有针对性和扶持性。第7章,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启示。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以及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在处于多面开花的局势,虽然在汽车产业集群的数量上具有优势,但从每个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上与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相距甚远;二是根据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比较结果给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指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保证创新过程的持续不间断与实用性原则、努力搭建切实有效的集群创新网络平台以及制定周密系统的集群政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