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西方中心论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国际社会的传统观点往往认为中国是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消极“搭便车”者,而非贡献者或引领者。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国内发展成绩斐然的基础上,中国在世界发展领域中同样也做出了诸多贡献。因此,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中国制度性引领力这一概念出发,试图在解释理论与现实矛盾的同时也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学理支持。本文认为构建自身发展引领力是中国提升其在地区与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影响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已经在地区构建起生产性引领力与制度性引领力,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中国发展引领力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采取了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文本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首先,本文以引领力概念理论研究为基础,并结合针对美国、欧洲可持续发展引领力构建案例的国际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国制度性引领力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分析中国在澜湄地区可持续发展合作中知识生产与制度创制的案例,本文探讨了中国制度性引领力的实现路径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中国参与可持续发展治理进程的有关文献与案例研究,进一步对中国制度性引领力的外溢效应进行探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首先中国确实已在澜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治理中构建了较为坚固的生产性引领力与成果初现的制度性引领力。其次,通过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不同发展领域的治理进程,中国的世界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另外,进一步分析中国构建其可持续发展引领力的过程,本文认为中国制度性引领力建设明显存在渐进式特征。现阶段中国引领作用的建设核心是生产性引领力,而从中长期来看制度性引领力则是中国发展引领力建设的必经阶段,未来结构性引领力将是中国发展引领力的最终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