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大众媒体对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报道的增多,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工机构作为第三方力量加入青少年性教育课堂的实践中也越来越多,机构的加入下为性教育在学校课堂和行政下的开展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活化剂”。众所周知,性教育是伴随着人一生的教育,但现今社工机构在学校实施性教育可持续性并不强,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结束,意味着性教育在学校课程也会随之终结。此外,社工机构介入到青少年性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年限短以及在此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经验也较缺乏的原因,导致在具体实施和介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以X机构为例,通过对5名机构工作人员、5名中小学教师、7名学生家长以及10名中学生的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以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的“AGIL”模式为理论指导,分析机构在参与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社工机构在介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目前还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机构推进的路径选择。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X机构参与青少年性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困境,以及对参与过程中社工机构面临的困境使用AGIL模式进行分析,将社工机构参与的困境具体划分为目标达成、文化、资源获取和整合的困境。在目标达成困境之中,主要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困境的阐述:多元参与主体造成的目标的不确定性、教育场域的复杂性使得目标难以实现、以及机构本身服务目标的模糊引发的参与困境问题;在文化系统的困境之中,主要由三个方面造成:公益文化与公共服务的融合冲突、授课内容的敏感性以及参与主体间教育理念的认知差异;在资源获取困境中,影响因素主要是校方的合作意向、项目资金的削减以及项目的专业化程度;在系统整合中,机构在参与中主要有以下困境:利益相关方之间缺少协调机制、家校社之间的目标缺少整合统一、参与主体之间没有统一的组织体系。其次,在四个困境系统的具体阐述上,笔者除了分析具体的困境,还分析了X机构针对的这些困境采取的一些相应措施。最后,针对这些困境,在社会机构推进的路径选择上,本文主要是从教育场域的专业性嵌入、公共事件导向下的价值倡导以及性教育到性别教育的升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对社工机构参与学校性教育的困境分析,以及相关策略的提出,能够为其他社工机构在介入到此领域之时提供一些研究参考和借鉴,拓宽社工机构介入到学校课堂参与性教育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