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外源人工补光的方法,研究不同补光时间(每天补2小时、3.5小时、5小时)和不同光照强度(60μmol m-2?s-1、120μmol m-2?s-1、240μmol m-2?s-1)处理对于解决温室黄瓜早衰问题的作用。试验测量比较了各处理和对照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叶片细胞内含物的降解情况、补光状态下的光合作用情况以及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和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并且对黄瓜的产量、产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外源补光可大大提高温室黄瓜的长势。本试验条件下,补光处理的时间越长、光照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株高的增大和叶面积的迅速扩大,并且叶片的寿命也得以延长。补光时间对株高的影响比光照强度大,三种补光时间水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展开后20天时,处理Ⅴ、Ⅵ、Ⅷ和Ⅸ的叶面积显著大于对照和其它处理。2对处于生长后期的叶片,补光处理能使它们的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叶绿素含量方面,补光时间较短的处理Ⅰ、Ⅱ、Ⅳ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其它都有显著差异。补光时间最长、光强最大的处理Ⅸ的叶绿素a、b含量最高,其a/b值也最大,比对照高19.05%。光照强度比补光时间更能影响叶片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3外源补光延长了处理植株的光合作用时间。在补光时,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早上补光时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晚上相对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值,早上的光合启动时间大于晚上。4补光能减少黄瓜叶片细胞膜的伤害,使部分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保持较高水平。处理Ⅵ、Ⅷ和Ⅸ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5除处理Ⅰ、Ⅱ、Ⅲ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的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在产值方面,处理Ⅵ、Ⅷ和Ⅸ显著高于对照株和其他处理。处理Ⅸ的产量比对照高出117.53%。6处理Ⅸ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最优的防治早衰效果,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在生产中对温室黄瓜补光时应选用处理Ⅵ,即每天补光3.5小时,光量子通量密度为240μmol m-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