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去除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高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废水处理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处理的能力,解决了污染环境中降解微生物缺乏或活性低的问题。生物强化技术已在生物修复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核心是投加高效微生物。因此,如何得到高效微生物引起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以蒽(多环芳烃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具有蒽降解性能的混合菌群中分离、纯化出单株蒽降解菌ANl,以该株菌为出发菌,先后开展紫外线诱变、压迫条件下的反复适应驯化、离子注入诱变、原生质体诱变以及报告基因EGFP的标记及其活性和存活能力检测等工作,期望获得可用于生物强化的外源高效降解菌,该菌携带有报告基因。实验过程如下: 1.将本实验室从石化污染的污泥中分离出来的具有蒽降解性能的混合菌群,进行再生、富集、纯化,得到降解蒽的单株细菌,以此作为出发菌株,在压迫条件下经反复适应驯化和降解活性检测,筛选出降解活性和存活能力都较高的菌株ANl,对该菌进行紫外线诱变,然后在以蒽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进行处理,得到生长良好的突变株ANul。 2.本实验通过正交试验选择了最佳培养条件:pH8.0、Tween80体积比0.4%、37℃、150r/min、葡萄糖100mg/L。以蒽为唯一碳源,通过间歇式饥饿、逐步提高碳源浓度的方法,驯化具有蒽降解活性的ANul,得到蒽降解活性和蒽耐受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的菌株ANuml,其性能为:最高耐受浓度达到200mg/L,培养30h的降解率为58%。 3.进一步将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降解菌的诱变选育,试图通过N~+离子注入诱变提高其对蒽的降解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使其成为优势降解菌并运用于生物强化,为生物强化技术增添了一种新的菌种诱变途径。在实验中,对突变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其离子注入诱变,得到对蒽具有高效快速降解且性状稳定的两株菌ANI815(ANuml经两次离子注入诱变的突变株)和ANI315(ANuml原生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