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典型的光温反应敏感作物,需培育多种类型的大豆品种以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中国作为栽培大豆的起源地,具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鉴定和筛选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可以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在前人对大豆的光温反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豆光温反应的衡量指标,筛选光温钝感材料,研究生育期性状的遗传机制,发掘特异等位变异,对广适应性大豆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进行了大豆光温反应的遗传变异研究、生育期性状的QTL定位和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光温反应的遗传变异研究选用来自中国六个生态区的388份地方品种和361份育成品种以及73份国外引进品种,采用分期播种,以不同播期下生育期天数间的变异系数(即光温反应值)作为衡量参试大豆资源光温反应的指标,进行大豆光温反应遗传变异的分析和钝感资源筛选。参试的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的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和全生育期的光温反应均存在很大变异,光温反应值的变异范围分别为4.71%~52.81%、3.44%~44.56%和1.99%~37.54%。参试的三种资源类型中,我国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生育前期的光温反应值集中在8%~28%之间,分别占参试品种的91%和90%,我国地方品种生育前期的光温反应值主要集中在16%~48%之间,占参试品种的95%。以参试品种总数的5%为基准,从822份参试材料中遴选出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和全生育期光温反应钝感材料各41份。遴选到的生育前期光温钝感材料和全生育期光温钝感材料中,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生态Ⅰ区和Ⅱ区。遴选到的生育后期光温钝感材料中,我国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生态Ⅰ区和Ⅱ区,而地方品种则在六个生态区中均有分布。2.生育期性状的QTL定位利用NJRIKY和NJRIWT两个重组系群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应用Win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大豆生育期性状进行QTL定位。(1)NJRIKY群体的定位不同播期条件下生育期基本性状的定位4个播期条件下检测到的与生育期基本性状相关的QTL共11个,累计25位点(次),涉及LG A2、LG B1、LG C2、LG D1b、 LG F2、LG M和LGO7个连锁群。在4个播期条件下均检测到的主效QTL有两个,分别为qFD-O-1和qMD-O-1,且两者属于同一位点。位点qFD-O-1在4个播期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2.51%、21.37%、25.29%和13.44%,位点qMD-O-1在4个播期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4.19%、20.37%、22.15%和7.04%。位于LGM上的全生育期位点qMD-M-1在一期、二期和三期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12.26%、19.04%和9.90%。不同生育时期光温反应值的定位在NJRIKY群体中,3个生育时期检测到的与光温反应值相关的QTL位点共8个,涉及LG B1、LG C1、LG C2、LG D1b和LG O5个连锁群,贡献率的变幅为6.44%-22.31%。其中在连锁群O上的标记区间Satt331-GMKF082b内,检测到,一个在生育前期和全生育期均表达的QTL位点。(2) NJRIWT群体的定位不同播期条件下生育期基本性状的定位NJRIWT群体的定位结果显示,2年6个播期总计检测到7个与生育期性状相关的QTLs,累计21位点(次),涉及LG A2、 LG B11、LG D2、LG H、LG J、LG O6个连锁群。在春、夏和秋3个播季条件下均检测到的位点有3个,分别为2006年检测到的QTL位点qFD-O-1和qMD-O-1及2007年检测到的QTL位点qMD-D2-1。其中位点qFD-O-1和qMD-O-1属于同一位点。两年均检测到的位点有3个,分别为qFD-O-1、qMD-O-1和qMD-D2-1,且3个位点均是在春播条件下检测到的。不同生育时期光温反应值的定位在NJRIWT群体中,3个生育时期两年共检测到7个与光温反应值相关的QTLs位点,涉及LG A2、LG B11、LG D2、LG F和LG O5个连锁群,贡献率的变幅为6.57%-16.65%。其中,位点qVRPTMD-D2-1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2006和2007年的贡献率分别为6.57%和9.98%。3.生育期性状的关联分析选用来自中国的275份地方品种为材料,利用从大豆20个连锁群上筛选到的118个SSR标记,通过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采用TASSEL软件进行生育期性状与SSR标记之间的关联分析。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275份中国地方大豆品种群体可分为5个亚群。生育期性状与SSR标记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与生育期性状显著关联的(p<0.01)的SSR位点40个,累计182位点(次)。其中,2006年和2007年均检测到的与生育期性状相关联的位点19个,累计108位点(次)。对两年中均检测到的位点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1)不同播季条件下与生育期基本性状关联的SSR标记两年中均检测到的与生育期基本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有19个,累计96位点(次)。春、夏、秋播均被检测到的与生育前期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5个,分别为Satt335(LG F)、Satt150(LG M)、BE806308(LG B1)、Satt440(LG I)和Satt445(LG O),与全生育期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4个,分别为Satt335(LG F)、Satt307(LG C2)、 Satt387(LG N)和Sat174(LG I)。春播条件下特有的位点有1个,为Satt308(LG M)。夏播条件下特有的位点有2个,分别为Satt307(LG C2)和Satt387(LG M)。秋播条件下所特有的位点有3个,分别为Satt216(LG D1b)、Satt489(LG C2)和Satt102(LG K)。两年中均检测到的与全生育期关联的位点中,春播条件下所特有的位点有2个,分别为Satt496(LGI)和Satt434(LGH)。秋播条件下所特有的位点有3个分别为Satt286(LG C2)、Satt445(LG O)和Sat312(LG C2).在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播季条件下,均检测到的与生育前期关联的位点等位变异有2个,分别为Satt335159和BE806308256。均检测到与全生育期关联的位点等位变异为Satt335159。(2)不同生育时期与光温反应值关联的SSR标记两年中均检测到的与光温反应值相关联的位点有5个,累计12位点(次)。其中,与生育前期光温反应值关联的位点有3个,为Satt150(LGM)、Satt308(LG M)和Satt440(LG I);与生育后期光温反应值关联的位点仅有1个,为Satt440(LG I);与全生育期光温反应值关联的位点有2个,为AW310961(LG J)和Satt307(LG C2)。进一步分析两年均检测到的特异位点的等位变异,获得一批不同生育时期光温反应钝(敏)感的优异等位变异以及相应的载体材料,为大豆的光温反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和基础材料。